本篇文章874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网6月6日电(记者徐娟)为正确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起草了《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6月6日,最高法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和中国法院网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欢迎各界人士积极提出宝贵意见。本次咨询的截止日期是2018年6月30日。

信用卡全额罚息有望打破

《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共有27条。本规定适用于持卡人与发卡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特约商户及其他相关主体之间因使用银行卡发生的民事纠纷。条例所称银行卡民事纠纷包括借记卡纠纷和信用卡纠纷。

信用卡全额罚息有望打破

鉴于信用卡透支全额支付利息条款的有效性,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两个方案。方案一规定,持卡人选择最低还款额偿还信用卡透支款,且已偿还最低还款额的,人民法院支持按未偿透支金额支付记账日至还款日透支利息的主张。方案二规定,对于“信用卡透支按最低还款额偿还,透支利息按透支总额从记账日起至还款日止”的条款,发卡银行未能履行合理的提示和解释义务,持卡人主张按未偿透支金额支付透支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虽然发卡银行已经履行了合理提示和说明的义务,但持卡人已经偿还了透支总额的90%,如果持卡人主张按未偿还金额支付透支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信用卡全额罚息有望打破

假卡交易是近年来银行卡纠纷的常见原因。所谓假卡交易,是指他人伪造银行卡进行取款、消费、转账等行为。,导致持卡人银行卡账户资金减少或透支金额增加。根据曝光稿,如果持卡人声称存在假卡交易,他可以提供证据,如刑事判决、案件涉及银行卡交易时他持有的真卡、案件涉及银行卡交易前后的银行卡账户交易明细、报警记录、挂失记录等。如发行人声称争议交易是持卡人自己的交易或持卡人授权的交易,应承担举证责任。人民法院应当综合审查双方提交的证据,根据交易地点与真实卡位的距离、交易时间与报案时间、持卡人身份、持卡人使用卡的习惯、银行卡被盗后的表现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虚假卡交易。

信用卡全额罚息有望打破

《人民日报》(2018年6月7日,第10版)

标题:信用卡全额罚息有望打破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