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8字,读完约4分钟
五月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达到了去年十月份以来的最高点
中国的工业正在复苏
5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研究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9%,比上个月高0.5个百分点,制造业整体扩张加快。分析人士指出,5月份制造业pmi达到2017年10月以来的高点,此前中国工业企业利润明显回升,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不断显现,工业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实体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工业经济的关键指标有所加强
对于5月份制造业pmi的回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研究中心高级统计师赵清河认为有五个主要特征:
首先,供需双方齐心协力,市场活动增加。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支撑作用继续增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Pmi分别为53.0%和54.8%,分别比上个月上升1.3和1.0个百分点,均持续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第三,传统产业繁荣反弹,企业生产经营水平提高。高能耗制造业pmi为50.5%,回到扩张区间。第四,进出口指数有所回升,外贸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也在进步。新的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第五,由于市场需求的反弹和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价格指数大幅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关键指标同样令人振奋。2018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21271.7亿元,同比增长15%,4月份同比增长21.9%。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制造业pmi回升,工业企业特别是钢铁、化工、装备制造业利润有所提高,这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反映出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工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
供应方结构改革取得了成效
至于工业经济中关键经济指标的连续增强,分析师普遍认为,供应方的结构性改革无疑是工业实力恢复的根本原因。
成本降低方面,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每100元成本为84.52元,同比下降0.21元;去杠杆化方面,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去杠杆化效果更加显著;在去库存化方面,企业的资本效率明显提高。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周转天数同比下降0.5天。
从微观层面来看,工业企业普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创新成果。就在不久前,中国通用核电集团阳江核电站5号机组首次成功并网。该机组在核电厂数字仪表控制系统中采用了自行开发的“和谐系统”。并网发电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完成了核电站“神经中枢”的建设。巧合的是,中国首台250吨智能铸造起重机也于近日投入运行。该智能铸造起重机由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实现了自动巡航、超精密定位、电气防抖、远程监控等功能。传统起重机所没有的。
周说,是工业企业不断提高供应质量,使利润稳步增长。
工业复苏的趋势继续改善
工业经济的复苏能够持续吗?许多受访专家都很乐观。
工业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并不局限于少数行业,而是趋向于全面开花,这意味着实体经济复苏的基础更加全面和坚实。数据显示,从1月到4月,41个行业类别的29个行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其中,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业增长23%,非金属矿产业增长45.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5.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8%,特种设备制造业增长23.9%,电机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7%,电力及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增长30.3%。
然而,尽管制造业扩张加速,但持续增长的障碍正在逐渐显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5月份反映资本短缺的企业比例为40.1%,连续三个月上升,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仍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反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高的企业比例持续超过40%,高成本压力仍然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面对工业经济的复苏,要保持这种良好态势,必须坚持落实中央政府关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各项安排,鼓励传统产业加快技术升级,帮助新兴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最终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周对说道。(记者王俊岭)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标题:中国工业回暖向好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