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7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和淮海经济区的双向开放,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机械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内外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目前,徐州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拥有工程机械制造及配套企业500多家,年产值600亿元,自营进出口额20亿美元。其中,年贸易额超过500万美元的企业有20多家,年贸易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10家。徐工集团、卡特彼勒等龙头企业的年进出口总额均超过5亿美元。该地区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占全国总量的25%以上,居全国首位。

工程机械产业迈向高端智能化

记者了解到,经过26年的建设和发展,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具有较强的机械制造能力和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拥有规模最大、产品品种和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徐工集团总部和核心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徐工机械、海伦哲和西摩电气等多家上市公司。到目前为止,基地已经形成了以徐工集团和卡特彼勒为龙头,从主机到关键零部件相对完整的高端工程机械产业链,发展成为以工程机械为龙头,以矿山机械、建材机械、风力发电设备和节能环保设备为特色的国内一流设备制造基地。美国卡特彼勒(Caterpillar)、德国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澳大利亚布兰肯(Blanken)和日本阪神(Hanshin)等多家跨国公司以及全球顶级零部件配套制造商纷纷在此投资建厂。

工程机械产业迈向高端智能化

近年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高度重视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先后发布了《关于支持优势重点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企业科学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等。,重点是工程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和外贸方式的转变,在产品创新、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品牌培育、市场开发、宣传推广、贸易便利化等方面。

工程机械产业迈向高端智能化

在市场开发方面,鼓励企业利用展示平台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建立海外独立营销平台,提高海外售后服务能力。目前,徐工集团拥有5个国际研究中心、10个零部件中心、8个制造基地、160个一级代理商、28个海外代表处和268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已逐步建立起覆盖2000多个服务终端、6000多名技术专家、5000多名营销服务人员、覆盖16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体系。

工程机械产业迈向高端智能化

在自主创新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建立R&D中心,提升R&D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基地拥有一个国家工程机械企业技术中心、一个重点实验室、一个博士后工作站、40多个省级R&D机构和36家高新技术企业。

工程机械产业迈向高端智能化

此外,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窗受理、联合审批、集中审批、一站完成”的审批模式,实现“一封管理审批”,为基地企业提供便捷服务,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了徐州工业设计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机械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徐州综合保税区、徐州保税物流中心(B类)等保税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徐州跨境电子商务货物监管中心等新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和贸易便利,推动了基地外贸转型升级。

工程机械产业迈向高端智能化

未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拉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和全球影响力,着力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轻量化发展。积极发展智能工程机械、环保机械、矿山机械、无人驾驶机械等高端装备,加快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跨境能力合作的新优势,全面推进“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向“世界装备制造业”转型

标题:工程机械产业迈向高端智能化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