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1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张木东
“吸收新经验,确认新成就,制定新规范”。在回答修宪问题时,NPC新任发言人张业遂表示,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事实上,这一理念也贯穿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之中。
3月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发言人张业遂首次亮相。
他介绍说,会议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3月20日上午闭幕,为期15天半。与历次会议相比,全国人大会议持续时间较长,涉及的议程较多,主要内容有十项,即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宪法修正案草案、监督法草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和决定国家机构成员。
房地产税法什么时候生效?国务院的机构改革计划将基于什么原则?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在新闻发布会上,张业遂逐一回答了新旧问题。
“谈到环保,大家都注意到,在过去的几天里,北京的空燃气质量确实不是很好。但我想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北京的蓝天白云的确更多了。”张业遂在回答关于环境保护的年度“必须回答”时表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都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行职责的重点方向。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监督上,它都已付诸实践。
当然,改革需要向前推进。对此,张业遂表示,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审查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年度报告,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努力为反污染斗争取得胜利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此外,时隔14年后,《宪法》将进行第五次修订,这是该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因此,修改宪法无疑是最近的热门话题。
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后,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进行了四次修改。
张业遂解释说,这次修宪的原则是: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严格依法依程序办事。三、充分发挥民主,建立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愿,赢得人民支持。四、坚持对宪法作一些修改,不作重大修改的原则,以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并遵循宪法发展的规律,保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从两会看中国的发展,从两会看中国的改革。除了修改宪法外,两会期间还将审议监督法、国家机构改革等重大项目,深化“改革”主题的品牌。
改革就像逆水行舟。如果你不前进,你就会后退。五年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了四万多条建议。所有这些建议都已经完成,所有的组织者都已经回复了代表们。毫无疑问,在新的五年里,要完成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飞跃,还需要更明智的改革。
标题:新时代的改革需要继续前行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