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4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李国辉

金融界期待已久、关心和讨论已久的监督制度改革,将最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看到。

在3月4日上午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张业遂说,大会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3月20日上午闭幕,会期15天半,比主要由大会议程决定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稍长。这次会议有十个议程。除了定期审查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之外,一个议程是审查国务院的机构改革计划。

顶层设计的魄力

如何改变它?根据什么原则?这项改革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治理结构?悬念无疑是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当有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问这个问题时,张业遂并没有多费笔墨。他简单回答说:“国务院机构改革规划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建立系统、科学、规范、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这份草案将在3月13日的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审议。”

顶层设计的魄力

可以说,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是一场强大的自我革命,它不仅需要精心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大胆的顶层推进。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机构经历了多次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代表着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具体到金融领域,近年来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矛盾日益突出,金融监管的不协调甚至缺失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金融发展的形势。去年11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被视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第一步。下一步是什么?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有利于解决部门间监管协调困难和监管盲点并存的问题,规范金融创新活动,保持底线不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是这一称谓的应有之义,也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顶层设计的魄力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在两会后开花结果。他说:“我们不会简单地照搬某个国家的模式。不会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一个国家的模式。”

另一项备受关注的国家机构改革是国家监督制度的改革。张业遂说,深化国家监督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国家监督体制的大局和顶层设计。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实现对所有行使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的全面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是中国特色的反腐败工作机构。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履行纪律检查和监察两项职责。监督法是国家反腐败立法。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通过制定监督法,实施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将实践证明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提升为法律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顶层设计的魄力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需要顾全大局,站在战略的高度,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历史责任感。这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即将开始。

标题:顶层设计的魄力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