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07字,读完约6分钟
我们的记者杜冰
进入全国人大,经济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近日,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就NPC和CPPCC的热门话题采访了多位行业专家。专家认为,银行业如何将防范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开放三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高度重视。他们期待着在NPC和CPPCC讨论并形成一个更明确和更有指导意义的方向。同时,对于这个焦点话题,专家们也给出了自己的最佳策略。
如何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和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放在三大硬仗的首位,强调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硬仗的重点。专家表示,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预计全国人大的讨论将形成明确的方向。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从金融监管环境来看,近年来的一大变化是金融监管日趋严格,在新的监管要求下,银行业如何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值得探讨。
“在监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一些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加快战略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以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要求。”文彬认为。
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恒丰银行研究所执行主任董希淼认为,要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就要关注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与房地产、金融体系之间的良性循环。
董希淼提到,一方面,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根本措施。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重中之重。2018年,金融业应采取更多措施,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
另一方面,实现金融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行业金融资源过度集中将导致更大的风险。在做好房地产监管的同时,要注意防范和控制房价下跌和债务违约的恶性循环。合理支持房地产,创新住房信贷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居民合理的住房和租房需求。
此外,实现金融体系内的良性循环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唯一途径。董希淼建议,2018年,金融业应继续采取措施,减少资本空转移、套汇和监管套利,降低由此带来的跨市场、跨行业和跨领域的金融风险,促进资金进一步回归实体经济。
回归的起源是如何进行的
金融稳定导致经济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这强调了金融业的起源作为回报。作为两会多年来的热门话题,金融业如何有效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仍然值得关注。
金融工作要紧紧围绕时代特征和重大社会矛盾,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深化供给体制改革,积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文彬认为。
他给出的想法是,银行业必须首先大力支持供应方的结构性改革,包括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以帮助“去产能”;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服务房地产“去库存化”;发展直接融资“去杠杆化”;大力发展金融技术,提高银行运营效率,积极降低费用和利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展普惠金融以“弥补不足”。
同时,专家认为,金融业应支持国家区域协调战略的实施,注重探索模式、增加投资和创新业务。
“例如,探索‘一带一路’的金融服务和合作方式;增加对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地区的投资;促进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的金融创新。”文彬说。
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
“发展消费金融,银行应继续做好消费贷款、信用卡等传统消费金融服务,结合互联网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丰富移动支付、小额贷款、小额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科技金融,应提供投贷联动、小微科技企业基金、产业链金融、与资本市场对接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风险管理;发展绿色金融,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介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环保基金等领域,加强与资本市场的合作,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投入。”文彬说。
如何促进双向开放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促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具体到金融业,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措施频繁出台,步伐大大加快。两会期间,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金融开放要注意把握金融开放的节奏和力度,既要‘跑得快’,又要‘走得稳’。”董喜淼认为。
对此,董希淼建议先进行顶层设计,合理安排开馆顺序。“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时,必须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在开放过程中特别注意国家的金融安全。下一步,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董喜淼说道。
同时,专家认为,应该加强对金融业开放的监管。
“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发展不断深入,中国金融市场的交易结构和业务模式将更加复杂,呈现出跨国、跨市场、跨领域的特点。”董希淼认为,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防止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借鉴国际监管经验和标准,加强与发达国家监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确保监管能力与发展水平相适应。
此外,董希淼建议,中国金融业在加快“引进”的同时,也要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历史机遇,大踏步走向“走出去”,形成双向开放的良好局面,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竞争力,构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大国金融体系,争取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标题:金融专家谈两会: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解决三个“如何”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