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1字,读完约4分钟
证券时报网络。2月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严格监管促进了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
为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切实回报投资者,上海证券交易所昨日组织5家上市公司举行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专题吹风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也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价值投资的依据。本次吹风会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采取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持续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严格监管有分红能力但长期不分红的上市公司。
在本次吹风会上,投资者、证券分析师、投资服务中心代表和媒体从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行业周期对现金股利的影响、行业整体股利水平、现金股利决策程序、经营现金流和委托贷款余额变化等角度提出了十多个针对性问题。包括阳泉煤业(600348)、东安电力(600178)、澳柯玛(600336)、标准股份(600302)和联美控股(600167)在内的五家上市公司分别从战略定位、财务状况、投资建设、行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东安电力和美国控股表示已初步拟定了2017年现金分红计划。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并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以来,上海公司分红的数量和金额稳步上升。从分红公司的数量来看,分红公司的数量从674家稳步增加到899家,分红公司的比例基本保持在70%以上。从现金分配的角度来看,它保持在一个高水平,2016年达到6800亿元,创历史新高。股利准则中提出的30%的指导标准逐渐被市场广泛接受。
在上市公司层面,通过加强引导和监管,上海证券交易所出现了一批持续、稳定、高分红的上市公司。自《分红指引》实施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已有262家公司连续三年支付了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的30%以上,有50家公司连续三年支付了50%以上的分红。
通过积极引导,行业股息也在逐年提高。从2013年到2016年,制造业的分红水平持续提高,分红总额从718亿元显著增加到1280亿元,增幅为78.27%;受周期性因素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的分红总额也稳步增长,从210亿元增长到276亿元,增幅为31.43%。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盈利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林牧渔业的分红也明显提高,分红总额从11亿元逐年增加到32亿元,增幅达190%。
金融业和采掘业的上市公司将长期保持较高的分红比例。国有商业银行,如中国农业综合企业和中国农业综合企业,一直保持30%以上的股息率。采掘业的年分红总额保持在1000亿元左右,其中90%由三家公司出资:中石油(601857,咨询股)、中石化(600028,咨询股)和中国神华(601088,咨询股)。
在股息收益率方面,SAIC (600104)、大秦铁路(601006)和方大特钢(600507)等六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息收益率近三年都超过了5%。
同时,确实有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多年没有实施现金分红。其中,部分上市公司由于经营业绩不佳、现金流紧张等原因无法支付股利。对于这些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积极推动上市公司改善生产经营,不断提高投资者的回报能力。其他公司有能力支付股息,但长期没有支付股息。对于此类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继续加强监管,并敦促它们向投资者支付必要的现金股息。如有恶意不分红,还将提交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据悉,作为加强现金分红监管的配套措施,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组织现场吹风会的同时,向3家质疑多年无分红公司的公司和8家有分红条件但不分红或分红较少的公司发出了监管函,要求公司高度重视现金分红,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用实实在在的钱回报投资者。
(证券时报新闻中心)
标题:6日可能影响股价重要财经证券资讯速递(更新中)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