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8字,读完约3分钟

融城雪后,银装素裹,风景如画。这座县级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岬湾纵横交错,正以生态管理行动践行“青山绿水,金山银山”的理念。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成千上万只大天鹅将从西伯利亚飞往荣成过冬。荣成又被称为“中国大天鹅的故乡”,是中国最大的冬季人口分布区。李道镇烟云桥村不仅是全市天鹅出没最多的地方,而且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天鹅,吸引了很多游客和摄影师。

打造“绿色引擎”共享生态红利

为了打造“冬享天鹅、夏游农庄、住海苔房、吃渔饭”的特色旅游品牌,延敦桥村近年来投资2000多万元,拆除了1000多平方米的垃圾工厂,对海苔房进行了统一修缮,并修建了文化广场和购物超市。2017年,该村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支持污水处理、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依托特色旅游,延屯桥村居民平均年收入大幅增加。

打造“绿色引擎”共享生态红利

生态是荣成最大的城市特色和宝贵资源。荣成的经济从传统的渔业开始,经过长时间的资源依赖发展。然而,传统产业面临着环境约束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许多低端产业长期以来都是靠“争资源”生存,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必须通过环境约束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增长动力的转变。为此,荣成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重要推动力,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

打造“绿色引擎”共享生态红利

作为中国最大的渔业城市,海洋是荣成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最大的发展潜力。荣成正在稳步推进传统渔业的优化升级。在海洋生态修复方面,荣成严格执行涉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论证制度,重点支持重点渔业企业发展名优养殖、深海养殖和生态健康养殖,逐步淘汰无加工能力的小型低端近海养殖。同时,荣成严格控制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审批,大力发展远洋渔业,鼓励远洋渔民转产转业。2016年,荣成专业远洋渔船数量超过300艘,远洋渔获物退运比例超过75%。荣成市提高了加工环节的行业准入门槛,整合低端项目,禁止小食品、小冷库、小鱼粉、小饲料等新加工项目,鼓励企业开展海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海产品的高科技率和附加值。

打造“绿色引擎”共享生态红利

为了彻底消除鱼粉、石材等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荣成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行业整治行动,推动行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一方面,关闭了一些无证作坊式鱼粉生产企业,要求参与整改。企业同时实施设备更新、厂房改造和污染控制设施配套建设,确保生产废气零排放和废水达标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引进外资等方式。促进了鱼粉加工向海洋蛋白、鱼油等提取物发展的转变,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市已有186家鱼粉生产企业整合成61家,全部建成新、改、扩建工厂,生产设备和配套污染治理设施全部更新,并通过综合验收。

打造“绿色引擎”共享生态红利

荣成市委书记江山曾经说过,环境是荣成最大的优势,也是荣成最强的发展动力来源。进一步保护和优化环境,使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是荣成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

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上,“自由呼吸,自由繁荣”的口号随处可见。两年前,这个口号只关注生态建设和城市形象。现在,它已经整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内在要求,延伸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和党建,成为荣成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灵魂和主线。

标题:打造“绿色引擎”共享生态红利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