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5字,读完约3分钟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湖南永州宁远县农心胡爱山种植合作基地。群山和平原仍然是引人注目的绿色,充满活力。数十名农民正在挖掘胡爱山。将近一米长的胡爱山整齐地堆放在田野里,这预示着丰收的一年。
正在田里工作的唐兴奋地说:“过去,由于家庭疾病,缺乏资金和渠道,一家人的年收入不到2000元。去年,农心合作社给我提供了种子、化肥和技术,并帮我承包了村里20英亩的荒地,用来种植胡爱山和葛藤,他们负责回收利用。那一年,每亩收入增加了1600多元。今年,我把规模扩大到50亩,还带领两个贫困农民一起发展。现在每个人都充满了活力!”
宁远县位于湖南省南部边境。这里山多,田少,林少,水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4亩。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贫困人口111,262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16.4%;贫困村150个,占当时行政村总数的21.8%。
中国人民银行宁远支行积极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先后推动地方政府制定出台了《宁远县金融业扶贫实施细则》等十多项金融扶贫制度规定,并设立了58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会同县农委、扶贫办等相关职能部门,选择胡爱山、葛根、烤烟、油、茶、九嶷山兔等10个特色养殖业进行重点扶持,其中葛根种植被列入湖南省特色农业重点扶持项目。
本行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制定了以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金融扶贫特色产业对接清单,重点推进“农业企业/经济人才+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对接模式,实现农民“捆绑”参与和“链条驱动”产业。共发放扶贫再融资4.9亿元,带动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投入金融扶贫贷款近13亿元,建立了4个市级扶贫再融资示范点。全国政协副主席齐在视察种植专业合作社时表示:“这种扶贫方式很好,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它确实帮助了穷人,帮助了穷人,值得推广。”
该合作社负责人欧阳支竹告诉记者,过去这里偏僻荒凉,只种红薯和少量大米,人均年收入不到1500元。在合作社建立之初,它们几乎因为资本和销售而关闭。自开展金融精准扶贫以来,农村商业银行向合作社提供了1000万元扶贫贷款。在“合作社+基地+贫农”的模式下,他在胡爱山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套种等无公害栽培技术,并采用了土地份额、保本复种、帮工等方式,为贫困人口种植了葛根、胡爱山、小籽花生等抗旱经济作物。现在,合作社的数量已经从235亩增加到11868亩。通过多渠道在线和线下销售产品,提高了产品的销售价格,打开了产品的销售市场。
记者了解到,农心胡爱山种植合作社长期为100多名贫困人口安排就业,年产值超过1200万元。来自周边38个贫困村613户贫困家庭的2039名贫困人口以多种方式加入合作社,种植的胡爱山、葛根和小籽花生成功进入京津冀、沪粤、港澳市场,“舜宁”牌葛根和胡爱山获得2016年华中(湖南)农业博览会金奖。2017年,合作社成立了湘曼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建立了产品储存车间和加工厂。成员人均年收入从1500元增加到1万多元,贫困家庭全部脱贫。
标题:荒山长淮山 脱贫有靠山 湖南宁远淮山种植合作社带动脱贫的故事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