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5字,读完约3分钟

■智囊团动态

本报记者范

“文革”结束后,出狱的那一天,孙说‘一个不改,二个不改,三个不改’。他的学术精神对科学研究很有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孙选集》编委会主任在纪念著名经济学家孙·诞辰110周年时如是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说,研究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问题导向,他提出的问题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不尊重价值规律而造成的种种弊端。从尊重价值规律的命题出发,孙论述了计划经济的弊端,并试图在此框架内对当时的计划经济进行修补或完善。

治学研究要学习孙冶方的“三不”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说,这次由孙经济科学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活动,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孙经济科学基金会会长说,以孙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具有先锋派的思想,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了长期而艰巨的努力。他们的许多理论观点在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下具有批判性、反思性、开拓性和前瞻性,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治学研究要学习孙冶方的“三不”精神

说有很多东西值得孙学习和继承,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

首先,他坚持尊重法律和捍卫真理的精神。他自始至终强调价值规律,认为万有规律、万有规律和价值规律是第一位的。即使在狱中,他也从未动摇过。当他重获自由时,他仍然说他不会改变主意、改变职业或改变观点。

二是他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孙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研究报告。实践不仅是理论的来源,也是检验理论正确性的标准。任何脱离现实的理论都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第三,他崇高的道德品质无私和勇敢的话在他心中。他能坚持原则,主持正义,不受个人考虑的影响,无论是在好的时候还是在被批评的时候。所有这些都可以在语料库中得到证明。

张倬元说,编辑《孙叶放全集》有三条经验。首先,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从天而降的,包括几代人的艰苦探索,也包括孙、、薛暮桥等经济学家的长期不懈的研究,他们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思想理论概念来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其次,的文章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三是孙坚持真理和真理的崇高精神。

治学研究要学习孙冶方的“三不”精神

孙是当代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一生中进行了很多讨论。在20世纪50、60年代,他提出规划和统计应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第一价值规律有成千上万条规律等。这在经济学中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治学研究要学习孙冶方的“三不”精神

同时,《孙选集》(10卷)于今年1月出版。已出版的《孙文集》收录了孙1925年至1983年的356篇作品,并在《孙全集》和《孙全集》(补遗)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和编辑。其中,增加了作者1925年至1983年新收集的221部作品,其中148部为首次发表。

标题:治学研究要学习孙冶方的“三不”精神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