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6字,读完约4分钟
2017年底,信托业迎来了增资热潮。保险公司及其子公司在2017年也经历了资本增加。业内人士指出,金融机构增资大多被认为是在监管更加严格的背景下扩大资本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开展创新业务,因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的地位。在适应监管和行业整合阶段,金融机构的融资和增资需求仍将强劲,但预计进入成熟期后情况将发生变化。
信托保险增加了资本
2017年底,许多信托公司密集发布增资公告。厦门国际信托于2017年12月底宣布,计划增资12亿元,注册资本从23亿元增至35亿元。增资后,股权结构将保持不变;2017年12月末,五矿信托宣布其资本公积转注册资本申请获得批准,注册资本将从29.22亿元增加至60亿元;重庆国际信托也于12月26日宣布,其增资申请已获批准,并计划将22亿元未分配利润转换为股本,使注册资本达到150亿元,居行业首位。
2017年12月18日,湖南信托宣布增资完成,注册资本由12亿元增加至24.51亿元;12月19日,郭彤信托通过增资将注册资本从12亿元增加到32亿元;中铁信托12月20日表示,其注册资本已从32亿元人民币增至50亿元人民币。12月14日,中融信托宣布完成增资20亿元,注册资本从100亿元增加到120亿元;2017年11月30日,平安信托宣布将注册资本从120亿元增加到130亿元。
保险公司及其子公司在2017年也经历了资本增加。2017年12月27日,平安(香港股票02318)发布公告,同意增加平安租赁资本40亿元,并计划与平安海外控股共同认购新资本,分别认购13.6亿元和26.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共有26家保险公司及其子公司披露了55项增资计划,计划增资总额超过530亿元。增资计划涵盖所有保险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增资内容。其中,幸福人寿保险的资本增幅最大。2017年10月,幸福生活宣布计划以1.55元的价格发行41亿股新股,增资约63.8亿元。增资后,幸福生活的注册资本为101亿元;长城人寿也增资50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将达到55.3亿元;平安还计划增加资本,并为其子公司平安金融科技认购50亿元人民币。工行安盛、新华人寿合肥支持中心、迪达财产保险、PICC再保险和中国邮政人寿保险增资20多亿元,分别增资38亿元、27亿元、21亿元、20亿元和20亿元;此外,中原农业保险增资19.9亿元,接近20亿元。
扩大资本实力以适应转型
业内人士指出,信托公司的资本实力与行业评级和监管评级直接相关,因此信托公司的业务发展需要相应的资本支持。一方面,增加资本可以满足监管要求,应对潜在风险,加快信托公司转型。另一方面,随着信托管理规模的扩大,资本应该增加,以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这有利于信托公司扩大业务范围,开展创新业务,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
对于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来说,通过增加资本和扩大股份来补充其在扩大业务时消耗的资本,是增强自身实力的必要手段;对于大型保险公司来说,在逐步安排互联网保险、健康保险、资产管理等专业子公司的背景下,增加资本、认购相关专业子公司以扩大子公司规模也有利于行业内保险公司的整体布局。
兴业证券的非银行团队告诉《中国证券报》,信托和保险机构的资本密集增长主要受监管要求的影响。在业务不断扩张的阶段,信托和保险都需要增量资金来维持资本的监管要求。目前,金融业集中度的趋势是明显的。公司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公司在行业中获取资源的能力。因此,现阶段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金融企业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然而,从长期来看,邢正的非银行团队认为,规模增长超过一定的门槛,必然会拉低净资产收益率(roe)水平,因为金融企业规模效应导致的成本降低并不明显,在优质资产有限的情况下,增量资金的预期收益率也会下降。因此,在适应监管和行业整合阶段,金融机构的融资和增资需求仍将强劲,但进入成熟阶段后,情况有望发生变化。
标题:信托保险增资扩股谋大局 扩充资本实力适应转型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