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48字,读完约6分钟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快速增长,但总体情况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为了更好地促进博物馆的发展,对博物馆的评分和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丰富的展览和有趣的教育普及活动,越来越多的场景难以买到票,形成了长队。在博物馆打卡和购买文化创意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除了传统的收藏、保护、研究和教育,博物馆的功能不断拓展,这就要求博物馆评估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引导不同类型博物馆的高质量和差异化发展。
最近公布的《博物馆等级评估办法》扩大了评估对象的覆盖面,降低了评估工作的层次和环节设置;《博物馆分类与评价标准》优化了评价指标的设置和权重,以提升博物馆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近,公布了对《博物馆分类与评价方法》、《博物馆分类与评价标准》和分级规则的修订。此次修订着眼于博物馆的高品质发展,充分发挥导向轮和导航员在分级和评估中的作用,引导和推动博物馆以教育和开放服务为核心提高发展质量,解决博物馆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扩大覆盖面,鼓励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参与评估
中国现行的博物馆等级评估制度始于2008年。从博物馆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保护与科学研究、展览与社会服务三个层面对博物馆的质量水平和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等级。自2008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了三轮博物馆等级评定,共有855家国家一级博物馆、286家国家二级博物馆和439家国家三级博物馆,占中国博物馆总数的16%。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5,354家博物馆,每年举办26,000场展览和260,000场教育活动,接待游客11.26亿人次。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现行博物馆分级评估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
根据《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的要求,本次修订将深化博物馆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博物馆治理能力作为评估工作的重要目标,将创新博物馆发展理念、完善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拓展博物馆服务功能、激发文化创新和创造力纳入评估视野。 按照差异化发展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博物馆,特别是行业博物馆、中小型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的特点,在调整一些刚性指标的同时,提高了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根据本办法,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并已正常运行36个月以上的各类博物馆均可申请参加等级评定。与以前的规定相比,我国一、二、三级博物馆在博物馆数量中所占比例分别控制在3%、6%和9%的限制已经取消,首次申请等级评定的博物馆最多只能申请二级博物馆。这些新规定有利于扩大评估的覆盖面,并鼓励具有不同资源属性、不同组织者和不同地理区域的博物馆平等参与评估;这也有利于真正优秀的博物馆的迅速崛起,激发更大的发展势头和潜力。
优化评价规则,增加反映时代要求的新指标
本标准有三个一级评价指标: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馆藏管理与科研、影响力与社会服务,有13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和15个奖金项目。
相关负责人指出,就评分规则评分表而言,修订范围较大。一是完善评分规则,适当开放评分等级,鼓励博物馆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和卓越化。二是增加奖励积分,包括一般奖励积分和专属奖励积分。一般奖励项目,重点鼓励优秀博物馆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如吸收教育工作者进入决策机构,提供完整高清收藏图片免费下载,延长博物馆开放时间。专为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量身定制的奖励项目,涉及建立理事会制度、规范收藏活动、落实法人财产权等八项内容。
此外,对130多个评分点和分值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细化,明确了反映新时代要求的博物馆法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报告、捐赠接受、藏品征集政策、标准和入藏程序等一系列指标。一切都应该向公众公布;增加建筑节能、实验室开放共享、新媒体传播、导游服务、无障碍设施等。
强调社会互动,促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博物馆有了更多的期望。新的分级评估体系不仅降低了门槛,扩大了覆盖面,而且对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如社区活动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虑到市县两级基层博物馆以及大量的行业博物馆、革命纪念馆、考古遗址和古建筑博物馆的客观现实,以及它们在中国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本标准适当降低了总收藏量、开放时间和年度观众等硬性指标,取消了不切实际的一票否决,没有将收藏数量作为衡量博物馆质量的核心标准。将更多的博物馆纳入分级评估体系,以指导全国博物馆的同步发展;同时,提高了学术研究、青年教育、志愿服务和社区活动的软件指标要求,强调博物馆与社会的互动,促进博物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此外,《标准》增加了对中小型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长期制度化对口援助的要求,支持博物馆积极参与联合展览、巡回展览和各博物馆行业组织交流展览、区域博物馆联盟和馆际交流平台等长期合作发展机制,鼓励在收藏、展览、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变化,人们开始关注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该标准规定了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博物馆建设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博物馆业务的内容,促进了智能管理、智能防护和智能服务的完善,增加了实施互联网售票、二维码检票、设立文化创意产品销售和服务设施的要求,以满足多层次受众的需求。(王珏)
《人民日报》(2020年2月20日,第12版)
编辑:张洋
标题:博物馆的发展有了新的指南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