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88字,读完约8分钟
1月19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洋保险”)总裁何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太平洋保险的“转型2.0”将从起步走向运行,力争实现艰难突破。
何晴说:“2018年是转型2.0的第一年。全面启动人才建设体系创新、协调发展等13个转型项目,明确了每个项目的目标、责任人、工作范围、交付成果和阶段性目标。“转换2.0”进入了具体的程序设计和实施阶段。”
2018年,中国太平洋保险以主营保险业务为重点,坚持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增长,人身保险业务的质量和规模均达到双升水平,财产保险业务的增速和成本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资产管理业务实现稳定收益。公司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和雄厚的资本实力。
据悉,2018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在经营收入、利润等关键财务指标上表现良好,集团保费收入总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与此同时,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获得了保险公司的aa级服务评价和A级业务评级,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20位。
亮点1:围绕客户足迹实施技术授权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创新孵化中心总经理李琳表示,在“转型2.0”的战略布局中,中国太平洋保险继续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围绕客户足迹(信息获取、保险、理赔/支付、客户服务)积极开展数字化技术授权建设,以更快、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不断提升客户体验。
在信息获取方面,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推出了阿尔法保险(Alpha Insurance),这是保险行业第一款智能护理产品,也是一款具有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的智能互动机器人。访问量已超过650万次,按需定制的能力越来越强。
在保险方面,中国太平洋保险推出了寿险智能核保平台,可以实现新合同从“核保-签发-签约-退保”全过程数字化操作的长期寿险电子保单系统,以及产险和意外险集中计费云平台等。
在理赔方面,中国太平洋保险推出了寿险智能理赔系统“泰辉赔偿”,该系统集成了直接数据连接、医疗预付款、医疗指导和健康管理等功能,以及基于语音情感识别技术的汽车保险技术应用产品,锁定高风险案件,增强理赔领域的反欺诈能力。
在客户服务方面,中国太平洋保险推出了C、B、E智能安全和智能客户服务,提供多种新技术认证服务。
目前,中国太平洋保险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核心驱动,深化新技术与各种业务场景的结合,创新项目呈现多点开花格局。最新的数字成果,如“太平洋保险”应用程序、智能理赔“泰辉赔偿”、技术减值“泰瑞宝”和反欺诈“监听器”,被广泛应用于所有流程联系。
李琳举了一个例子。“太平洋保险应用”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整合旗下子公司应用,拓展生产、寿险、健康保险、养老和财富管理等业务领域,为全集团C端客户提供统一门户的平台,力求打造一个全面、实时、结构化的十亿级客户保险账户系统,让客户对所有保险业务的愿望都能通过一个应用实现。
亮点2、创新4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向前三名推进
据CPIC财险副总经理、安信农业保险董事长宋建国介绍,CPIC财险已在29个省/市/自治区获得政策性农业保险资格,农业保险市场份额持续增长,2018年在行业中排名第三。
据投资者网介绍,截至目前,CPIC财险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科研创新的四轮驱动模式,经营和投保了120多个农作物品种,现有农业保险产品1328个,覆盖农、林、牧、渔业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中国太平洋保险积极推动农业保险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开发的“互联网+数字”农业保险移动运营系统“太保鄂农业保险”,旨在通过移动互联网、遥感测绘、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农民的服务体验,全面提升中国的保险服务能力。
2018年,CPIC财产保险开发了414种农业保险产品,包括281种种植产品、114种水产养殖产品、16种林业产品和3种涉农产品。在灾害保险落地方面,河北、山东、河南、四川等10个产粮大省开发并实现了灾害保险产品;“保险+期货”项目前期已立项60余项,分别是大商研究所和正商研究所;在收入保险方面,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和河北开展了玉米和大豆区域产量/收入保险试点项目。
同时,CPIC财险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发挥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为扶贫提供专属产品,不断推广具有CPIC特色的“扶贫+防贫”精准扶贫保障模式。2018年,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开发了93种扶贫产品,为新疆、西藏、云南等15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万人提供扶贫和防贫风险保障。
宋建国表示,在制度创新方面,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和安信保险公司进行了合并和发展,开创了农业保险行业的发展模式。中国太平洋保险财产保险充分利用安信农险的专业技术优势,形成了前端技术研发、中间技术指导和后端技术服务的完整技术支撑链。
三年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和安信农村保险积极探索江浙沪都市农业模式,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创新发展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江苏蔬菜价格保险、小麦招标保险等项目;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保险+期货”项目。现在已经有几十个项目在前期和大企业中落地;提供专业支持,促进云南、新疆、广东、贵州、青海等十多个省份扶贫项目和农业保险业务的融合发展;它对中国太平洋保险财产保险和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研究和创新方面,2018年11月,中国太平洋保险、安信农村保险、中国农业科学院、瑞士再保险等单位在北京联合发起成立“泰安农业保险研究所”。
对此,业内权威人士表示,未来,该研究所可以成为中国农业保险的高端智库,提供更多的政策理论支持、规范规则和创新先进的范例案例。
亮点3:子产品改进和运营养老金行业布局已初具规模
太保养老投资公司总经理林炜表示,养老健康产业与保险业高度兼容。投资养老行业可以增强保险方的竞争力,促进投资方优化资产配置,帮助保险公司实现内涵式增长和差异化竞争。
为了积极应对“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医疗保健结合,中国太平洋保险于2018年7月提出了未来3-5年的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力争成为中国养老社区一流的投资开发商、中国养老保健行业优秀的运营服务商、服务集团保险金融生态系统中的生力军。
据悉,CPIC养老投资公司已成功签约成都和大理两个项目。成都太保家园国际护理社区建成后,预计老年社区可提供2000多张床位,为独立生活、辅助生活和专业护理(包括记忆护理)三类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该项目的第一阶段预计将于2021年初完成并开业。
中国太平洋保险还将细分养老市场,打造舒适护理、快乐护理和健康护理三条产品线。据林炜介绍,2018年,CPIC养老投资有限公司实现了两大产品的落地:郊区国际护理社区和假日国际快乐护理社区。2019年,将重点突破城市护理社区项目布局。
在后续工作中,CPIC养老投资有限公司将注重医疗保健与医疗保健的结合,构建全方位的“线上线下”健康管理闭环,促进保险业与健康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和发展。根据与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cwi)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与cwi的附属公司一起在中国重点城市推广400个健康管理中心项目,从预防和干预开始,以实现最佳客户体验。
对于未来的发展,林炜表示,CPIC养老投资公司将从负债、资产和服务三个方面全方位努力。在债务方面,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合作,为中老年人开发更多的安全和储蓄产品;在资产方面,我们将快速投资一系列具有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设计的老年社区;在服务器端,它从较高的位置开始,直接达到欧洲最成熟的养老金运营机构的水平。
何庆表示,CPIC不仅要实现“转型2.0”的目标,还要坚持做保险业的“长跑运动员”。实现“八大要素”,必须转变人身保险发展模式,实现价值增长,引领行业发展;坚持财产保险优质发展,优化上市同业的增长率和成本;防范资产负债匹配风险,优化战略资产配置;要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制度创新,增强组织健康和员工获得感;要继续提高整个集团的资源整合能力,建立协同竞争优势;加强战略领导能力,创新转型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新的管理体制的优势,提高科技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要充分发挥主营业务优势,推出精准扶贫特色品牌。
标题:中国太保转型2.0进入“中盘” 三大亮点渐次呈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