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6字,读完约2分钟

国有企业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效益不断增长,促进了国有经济的稳定和优势

2018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利润增长率“超过”收入增长率。经济指标显示“三增一减”(收入增加、效益增加、税收贡献增加、负债率下降)的良好表现,表明中央企业效益持续增长,正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央企业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促进国有经济的稳定和优势。

改革提升国企竞争力(感言?岁末年初看经济⑤)

中央企业通过“横向整合”增强规模效应,通过“纵向联盟”实现优势互补,通过“专业整合”进行资源再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和提升主营业务贡献率和行业实力,实现集团发展的协同效益。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有48家中央企业上榜,它们的排名也有所上升。

改革提升国企竞争力(感言?岁末年初看经济⑤)

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深化国有资产授权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改革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完善工资分配监督制度和机制。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经营公司)的改革试点名单已经扩大。在10个试点项目的基础上,新增航空公司、空工业集团等11家中央企业。

改革提升国企竞争力(感言?岁末年初看经济⑤)

积极有序推进“混合改革”,不同资本将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大多数国有企业实现了混合资本。中央企业总资产的65.2%和净资产的61.7%进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61.2%和利润总额的87.6%来自上市公司。国有资本和其他所有制资本相互参与、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深化。

改革提升国企竞争力(感言?岁末年初看经济⑤)

一系列国有及国有企业改革文件出台并进一步完善,重点正在转向实施。从2018年8月开始,SASAC在深化试点的基础上,部署了国有企业改革“双百行动”。中央企业100多家子公司和100多家地方重点国有企业入选,全面改革进一步推进,涌现出一批国有企业改革带头人。

改革提升国企竞争力(感言?岁末年初看经济⑤)

稳步推进优胜劣汰,“战胜困难”,实现“瘦身健体”,提高资产质量。中央企业都完成了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任务,“攻坚”工作基本完成。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降至2012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

在2019年的国有及国有企业改革中,要积极推进混合改革和分类,使其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发展,从混合改革转变重点,引入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的社会资本,形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促进的局面。同时,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切实推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产业链整合。

改革提升国企竞争力(感言?岁末年初看经济⑤)

(作者是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题:改革提升国企竞争力(感言?岁末年初看经济⑤)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