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38字,读完约6分钟
“开门见山,出去爬山;人们在云端行走,鸡在雾中啼叫。湖南省鄢陵县位于罗晓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农的和平之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3.55%。独特的地形、地貌、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众多的文化景观赋予了当地丰富的景观资源。
鄢陵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湖南省第一家由县级信用社直接改制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的指导和帮助下,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以山水资源为生命,为农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
帮助农民依山吃山
炎陵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季寒冷多雨,夏季炎热多雨。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和页岩,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首位,最适合在山区种植优质黄桃。然而,种植周期长、投入成本高、资金回报慢的特点给许多农民带来了困难。
为了促进黄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鄢陵农村商业银行推出了黄桃产业链信贷产品——“黄桃贷款”。该产品致力于满足黄桃育苗、黄桃种植和黄桃销售领域的农民和商家的资金需求。根据种植面积、种植数量、总销售额和资产负债率,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银行在每年年初进行信用评级时,重点登记农民种植黄桃的数量、树龄、前一年黄桃的收入等信息,作为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通过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努力降低愿意种植黄桃但缺乏资金的农户的信用门槛,并通过小额信贷支持他们发展黄桃种植。对于符合信贷条件且信贷额度低于20万元的,贷款将于当日发放,以帮助农民致富黄桃。
匡华伟是当地最早开始种植黄桃的农民,是著名的“黄桃王子”。他种植的黄桃成功注册了“神农一号”商标,成为雁翎市供不应求的“更富子”名牌农产品。在分析了商业前景后,这一行为为农民提供了1000万元的黄桃贷款,不仅帮助农民扩大了种植规模,还带动了815户贫困家庭种植黄桃致富,平均每户贫困家庭年收入1500元。
除了黄桃,鄢陵的云山村也是高质量的。该县神农生态茶有限公司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匮乏,无法购置先进设备和扩大种植规模。鄢陵农村商业银行多次走访公司,分析公司发展前景和扶贫效果后,向公司发放400万元。再贷款支农,帮助建立“1+n”金融扶贫机制,鼓励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吸收更多贫困农户。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精心打造的“万羊红”炎陵红茶已远销国内外。茶叶合作社成立后,公司吸收当地贫困农民加入,并以保护价格购买绿茶(鲜叶)。扣除生产成本后,每个家庭成员每年可增加收入5000多元。在公司的推动下,五个贫困村脱帽致敬,367名农民脱贫致富。
支持山区水电开发
鄢陵县河流总长782公里,年平均径流深1049.2毫米,落差大,水源充足,形成丰富的水力资源。三大水系水电储量达32万千瓦,可开发储量24万千瓦。鄢陵农村商业银行与县委、县政府合作,充分发挥小水电站技术成熟、建设容易、运行可靠、环境和投资成本低的优势,充分利用景观资源,将小水电项目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并适时调整经营思路,对接政府重点水电项目,创新“小水电贷款”模式,全力打造山水信用篇。我行对小水电项目的信贷采用在建工程预抵押的方式,项目完成后向工商部门进行整体抵押登记,有效解决了投资者贷款缺乏抵押物的问题,防范了信贷风险。同时,以信贷支持为切入点,鄢陵农村商业银行与投资者签订了项目资金账户管理、电费结算、保险代理等协议。,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截至2018年底,本行已向小水电行业发放贷款16亿元,支持132个装机容量超过20万千瓦的小水电站。通过支持小水电项目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金融条件,帮助鄢陵县克服了经济发展的“瓶颈”,有效促进了当地就业,实现了财政增收、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投资者受益、老百姓受益的双赢局面。
建设小水电站发电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许多外国老板在鄢陵县投资办厂,越来越多曾经在外地工作的鄢陵农民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家门口工作,这是对鄢陵经济发展的一个贡献。
普惠偏远农村发展公司
长期以来,鄢陵县的许多村庄因山高、山长、谷陡而缺乏金融服务。小额现金的获取、交易的转移和结算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支付困难是困扰贫困农村地区的主要问题。鄢陵农村商业银行凭借长期扎根农村的优势,以“农业金融服务站”为起点,与政府部门和电子商务公司合作,通过设立农业金融服务站拓展基础金融服务,实现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惠普金融付诸行动。
神农谷村是鄢陵县杜诗镇的一个贫困山村。过去,去银行做生意是村民们的一大烦恼,从村子走到镇上的网点要走20多英里。现在,村里有一个帮助农民的金融服务站。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取款、支付电费和转账的业务。农业金融服务站像触角一样,将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延伸到千千数千个小山村,真正实现普惠金融。
鄢陵县总人口204,200人,其中农业户口161,500人,占全县人口的79%。普惠金融的难点和突破口在农村。本行稳步推进惠农金融服务站运营管理,全面满足农民基本金融需求,牢牢把握普惠金融工作。截至2018年底,鄢陵农村商业银行已建成91个金融服务站(含电子商务服务站),覆盖全县98%的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金融服务“村村通”。全年农业金融服务终端交易量达29.47万笔,农业金融服务终端交易量与网点柜台交易量之比达到1: 3,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各乡镇网点的柜台交易量,真正开辟了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为农民提供了“离村还不够”的金融服务。
标题:做活“山水”文章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