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0字,读完约4分钟

用长效机制解决清洁能源消耗问题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清洁能源消费问题,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不久前联合发布了《清洁能源消费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到2020年基本解决清洁能源消费问题。中国清洁能源消费面临哪些困难?如何提高吸收能力?对此,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相关负责人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采访。

以长效机制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记者:中国清洁能源消费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原因是什么?

答:清洁能源的消耗和利用是一个系统问题,涉及供电、电网和电力负荷。目前,我国清洁能源消费主要面临以下困难:一是资源和需求逆向分布,大部分风景资源分布在“三北”地区,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电力负荷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南部地区,给省际输电带来很大压力;其次,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与电力消耗的增长率不匹配。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下,清洁能源特别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速度。供求不匹配的问题给消费造成了很大压力;第三,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大规模并网后,给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中国的电力系统还不能完全适应如此大规模的新能源接入波动。

以长效机制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记者:目前,中国的清洁能源消费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差异的特征是什么?

答:目前,中国清洁能源消费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和时间段集中分布的特点。其中,弃风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大多发生在冬季采暖期和夜间负荷低谷期。2018年,上述三省废弃风电和光伏发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占中国废弃风电和光伏发电总量的90%以上。废弃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装机比例高、热电机组和自备电厂装机容量大、系统调峰压力大。与此同时,一些UHV频道的传输容量不足,并且存在新能源传输受限的问题。弃水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的四川和云南,主要发生在汛期。弃水的主要原因是水电建设规模大,需要大规模跨省跨地区输送和消耗。它涉及的地理范围广,市场参与者多,很难协调。目前,网络资源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协调问题。同时,市场化的交易机制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以长效机制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记者:针对清洁能源消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行动计划》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

答:为建立清洁能源消费的长效机制,确保消费目标的实现,《行动计划》从电力发展布局优化、市场改革与监管、宏观政策引导、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电力系统监管能力提升、用电方式改革、考核与监管等方面提出了28项具体措施。一是从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和煤电清洁有序发展方面优化供电布局,合理控制电力发展步伐;二是从中长期电力交易、清洁能源跨省市场交易、现货交易等方面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并发挥市场调节功能;三是从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清洁能源优先发电制度、可再生能源法修订等方面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形成有利于清洁能源消费的制度机制;第四,从火电柔性改造、自备电厂调峰、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化供电侧调峰潜力,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第五,从电网收集和输送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在省际通道传输中的比重、城乡配电网建设等方面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的作用;第六,从清洁能源绿色消费模式、可再生能源就近高效利用和北方地区清洁供热等角度促进源网与储网互动,积极推进用电方式转变。(记者王雨辰)

以长效机制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汪洋

标题:以长效机制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