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7字,读完约4分钟

广东省统筹规划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以东莞、佛山、惠州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

通过“三步走”战略,到2030年,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将在整个产业链上实现重大突破

智能生产线,“数字工厂”,机器人玩十八种“武术”...在2018年举办的广东国际机器人与智能设备博览会上,珠江三角洲的许多企业带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向世界展示了“广东智能制造”的多样性。

“未来20年将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也是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院士表示,长期以来,生产线、车间、工厂的智能化升级将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的盛宴。近日,记者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采访时发现,从传统制造企业到新兴智能设备企业,从广东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他们都积极参与了这场智能制造的盛宴,并竭尽全力使珠江三角洲成为智能制造的全球高地。

新技术驱动珠三角“智造”升级

以“知照”快递为例,公司将展示其优势

在珠江三角洲,一批较早赶上制造业智能升级“快车”的智能设备企业成为这场盛宴的最大受益者。专注于制造工业机器人的妥思达科技有限公司,是珠江三角洲“机器替代”大潮中迅速崛起并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典型例子。

"从成立到上市,Tusta只用了10年时间."拓星董事长吴奉利表示。“奇迹”是如何诞生的?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东莞,近年来在电子、食品、纺织、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全面推行“机器替代”。数据显示,在东莞7669家受监管的工业企业中,近三年来已有1000多家开始智能转型。

新技术驱动珠三角“智造”升级

凭借自主研发的矩形机械手、六轴多关节机器人等拳头产品,拓星满足了东莞乃至珠三角制造企业对定制化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已发展成为中国覆盖机器人核心部件、本体制造和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整个产业链中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自2013年以来,拓星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一直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近年来,公司对国内智能制造设备需求旺盛的行业进行了梳理,并对3C、汽车制造、光电子、新能源和医疗保健五大需求较大的行业进行了产业布局。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够以珠江三角洲为基地,开拓全国市场,最终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智能制造综合服务提供商。”吴奉利说道。

新技术驱动珠三角“智造”升级

抓住智能制造机遇的不仅仅是拓星这样的新兴智能设备企业,还有许多敢于“吃螃蟹”的传统制造企业。记者在广东国际机器人与智能设备博览会上看到,一些传统设备制造商不仅学会了“智能制造”,还起到了“共享经济”的作用,在解决自身痛点的同时,成为了行业内智能生产解决方案的出口商。

新技术驱动珠三角“智造”升级

百科机械从生产插座起步,现在是中国特种注塑机领域最具潜力的制造商之一,可以为合作客户提供“关灯”的定制解决方案。“市场变化太快,产品生命周期非常短。过去,设备制造商很难用固定的产品和型号来满足不断变化的生产要求。”百科机械事业部执行总经理谢介绍说,在设备采购“廉价快速定制”的需求下,百科机械借鉴日新月异的3c行业,开发了一种新的模块定制生产模式。“生产公司不需要花钱购买设备。我们的定制模块像积木一样移植到原始设备上,为设备增加了新的功能。”

新技术驱动珠三角“智造”升级

不仅如此,百科机械还致力于提升工厂智能。从收到订单的那一刻起,百科机械就将所有生产环节分解成不同的“数据”,使数据成为不同生产环节的沟通“语言”。"目前,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并依靠数据生产."谢介绍说,无形的“数据流”沉淀了大量的工业数据,这使得百科机械能源通过“上云”使工厂智能化。为了进一步推进智能化,百科机械投资R&D资金成立了智能辅助制造部、远程云控制和开放部等。,并与精密模具等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新技术驱动珠三角“智造”升级

推动“智力创造”的提升,在各地携手合作

面对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浪潮,珠三角地区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最近在粤港澳大湾区召开的院士高峰会议上,许多院士对此给予了密切关注并提出了建议。“我们必须循序渐进,开始加大克服困难的力度,逐步从传感器等基础核心技术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罗认为。

新技术驱动珠三角“智造”升级

“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五条方针: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二是坚持企业适应,三是坚持产业升级,四是坚持建设良好的发展生态,五是坚持开放协作创新。”周济院士提出。

事实上,院士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政府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珠三角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智能制造的规划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这一进程。

人工智能是引领产业转型的“头鹅”。2018年8月,广东省政府发布了《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东莞、佛山、惠州为重点的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着力打造了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同时提出,通过未来的“三步走”战略,到2030年,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整个链条将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发展将进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为实现这一目标,广东目前正在进行科研、平台系统、场景展示与应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全方位布局。

新技术驱动珠三角“智造”升级

位于珠江东岸的东莞市,正着力打造国际先进制造基地,瞄准智能制造出口,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战略。东莞经济信息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东莞推动了严阵的智力升级。2018年,确定了312个自动化改造应用项目,大力创建了一批高标准的智能决策智能研讨会;另一方面,整个供应链加强了智能制造的供应,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诊断服务,并建立了服务资源库。目前,已有10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在“东莞智能制造”网站备案,华为、拓星等知名企业接受了德国和中国香港专家的“网上咨询”。与此同时,东莞也随着需求扩大了智能设备产业。截至2018年8月,东莞共有260家智能设备企业,为本地制造企业的智能升级提供了支持。

新技术驱动珠三角“智造”升级

目前,珠江西岸的佛山市提出了“全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新定位,并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佛山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南海区和顺德区两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总结和推广不同行业的转型经验,让企业看到成效,找到路径。同时,佛山积极抢占先进装备技术制高点,培育智能制造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快速控制国际先进技术,从而推动制造水平的提高。目前,佛山约有100家机器人R&D及生产企业,覆盖整个产业链,有300多家规模以上的智能设备制造企业。美的集团收购德国KUKA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行业传统制造的经典案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铮)

标题:新技术驱动珠三角“智造”升级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