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7字,读完约3分钟

作为“硬技术”的代表,机器人正面临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但下一次机遇在哪里?

经过大约6年的磨练,机器人行业已经为公众所熟悉,并逐渐进入沉淀期。目前,机器人在视觉和听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工业进步和技术迭代仍在进行中。

最近,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年会在北京召开,机器人的技术变革是业界非常关注的话题。《国家商报》记者发现,许多从业者的共识是,在机器人经历了“看和听”的时代后,如何拥有感知能力和提高触觉技能将成为下一个“窗口”。

机器人“看得见听得着”之后 下一个风口在触觉

触觉和感知技术一直是机器人领域的关键问题。早在2016年底,宋新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曲道魁就对《国家商报》表示,没有传感系统的机器人仍然是一种设备,只能解释机器人的前两个词。未来的机器人时代将渗透到视觉、嗅觉、感觉等各个方面。,并更加注重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适应性。如何获取传感器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是新时代背景下机器人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机器人“看得见听得着”之后 下一个风口在触觉

河北工业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李铁军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触觉技术,他给机器人行业注入了很多感情。回顾探索的过程,李铁军感触良多。

他告诉记者,对于机器人来说,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这四种感官的重要性依次下降,因此技术变革和迭代的速度也遵循上述规则。Hikvision首先出现在视野中,然后iFlytek出现了。现在机器人技术在前两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下一个拐点就在触摸上。

机器人“看得见听得着”之后 下一个风口在触觉

与李铁军的观点相似,逸飞智空创始人、天津大学教授齐告诉记者,触觉技术的探索将是未来几年机器人发展的主要趋势。经过几年的发展,机器人已经从听觉、视觉和触觉发展到与人类互动,触觉技术将刺激协作和互动方面的更大突破。

机器人“看得见听得着”之后 下一个风口在触觉

瞿道魁曾经说过,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正面临着触觉上的新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很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补习班”刚刚结束,新的浪潮已经到来,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提前布局。

业界对机器人触觉的关注也源于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新一轮的技术竞赛。目前,机器人的发展过程已经从单一的声音和视觉阶段过渡到合作阶段。人和机器如何一起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此前,曲道魁告诉记者,机器人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机器人设备和机器人之间的分水岭。现在机器人强调“人”的特征,即感知、数据和云技术,而在这些技术中,国内外的起点都很接近。

即使业界已经就概念达成共识,探索的过程也并不容易。李铁军向记者分析,目前一些合作机器人不够智能,因为触觉技术的突破程度有待提高。例如,在智能手机中,已经有了指纹识别等成熟的触觉方法,但是应用于手机的触觉技术在机器人领域很难有好的应用点,这是目前合作机器人需要突破的瓶颈。

机器人“看得见听得着”之后 下一个风口在触觉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涵提到,机器人的技术发展主要是为了提高自主性和适应性。如今,机器人在搬运和其他机械动作方面已经成熟,但它们在灵活性方面仍然面临一些困难,比如穿针。

标题:机器人“看得见听得着”之后 下一个风口在触觉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