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8字,读完约4分钟
为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具体目标。明确提出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
《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主导作用,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区域性产权和商品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深圳按照规定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金融开放和创新。支持澳门为中葡国家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体系,打造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充分发挥中葡基金总部设在澳门的优势,承接中葡金融合作业务。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
丝绸之路智谷研究所所长梁海明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未来,大湾区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解决初创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也是初创企业的血液。如何通过金融手段有效支持创业也是大湾区面临的挑战之一。建议大湾区可以设立硅谷银行等机构,粤港澳大湾区的政府、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考虑为初创科技企业设立专门的融资服务机构,为科技企业服务。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业。支持香港在大湾区建设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建立以碳排放为第一品种的创新期货交易所。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殊金融服务,探索与周边地区错位发展,研究在澳门建立人民币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和中葡金融服务平台。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支持珠海等城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在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联合开发创新跨境机动车辆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捷的承保、调查和理赔服务。
同时,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将有序推进。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大湾区跨境使用的规模和范围。大湾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业务、跨境销售人民币衍生产品和理财产品。大湾区企业可以按照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的跨境投资,稳步拓展两地居民相互投资金融产品的渠道。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我们将有序推进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在大湾区的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基金与产品的交流机制。支持香港机构投资者在大湾区筹集人民币资金投资香港资本市场,参与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和其他风险管理工具。支持内地、港澳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前海、深圳、南沙、广州和珠海横琴设立业务机构。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分析合作和资本流动监控分析。
中信建设投资宏观与债券研究首席分析师黄表示,经济发展程度高,发展潜力大,上下游供应链完整,产业生态系统完善,区位条件优越,地理优势明显,具备成为世界级经济湾区的条件。大湾区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和工业概念,而是一个涵盖基础设施、体制和机制、文化理念和生态环境的全面综合发展战略规划。
标题: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炉 建设国际金融枢纽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