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9字,读完约4分钟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香港股票02611)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华长春14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有足够的政策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困难,预计中国经济将在未来2-3年实现“软着陆”,不会像悬崖一样回落。与此同时,供应方改革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内生动能。人口质量红利支持了高端制造业的崛起和结构转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经济的驱动力已转向需求侧,城市群进程为中高经济增长提供了/0/0。这四个因素支撑着中国的经济转型和长期发展。
我已经完全预料到短期的困难
据华长春分析,全球“诸葛拉周期”正在逐渐结束,整体经济增长将放缓,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的对外需求带来压力。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增速正在放缓,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制造业业绩增速将面临压力。这些短期的困难已经完全预料到了。
首先,全球经济仍有弹性。美国经济增长的高点已经过去,但家庭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而且仍然有一个明显的空.预计未来1-2年经济增长率将超过2%。德国和日本的经济产能利用率较高,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是渐进的,不会跌落悬崖。自2019年以来,整体建筑热潮一直相对较高。虽然新的房地产建设将逐步下降,但完成速度将加快,这可以支持未来1-2年的建设活动。
第三,尽管中国的金融周期继续下滑,但下滑速度明显放缓。自2016年金融周期开始回落以来,出现了一些风险,相关部门也及时调整了政策,预计未来回落将相对稳定。
“中国仍有足够的政策来应对未来经济可能遇到的困难。目前,宏观杠杆已经稳定,金融去杠杆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华长春说道。
支持经济转型和长期发展
华长春对中国经济转型和长期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首先,供应方改革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内生动能。自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长期趋势和深度调整过程,中间周期同时向下。在此期间,首先,水泥和一些中游设备制造等行业自发地进行了产能削减,然后,政府领导了钢铁、煤炭和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供应方产能削减改革。自2014年以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通信设备、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并已初具规模。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整个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二,人口红利支持高端制造业的崛起和结构转型。自2012年以来,人口红利一直在下降,但人口质量红利逐渐扩大,支持高端制造业的崛起和经济重组。一方面,近20年来,中国人口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6年的8.5年提高到现在的10.3年。此外,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增加到10.8年,年均增长率约为1.1%。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工程师人数超过120万,每年有150多万理工科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的人口质量红利是高端制造业崛起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条件之一。人口质量红利,加上在R&D的大量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将实现高端制造业的高速增长。
第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经济驱动力转向需求侧,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与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的需求侧变化相对应,“新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点是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使得清理、分析和使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成为可能。企业不仅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用户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数据处理结果可以作为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用户,从而进行以个人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获得的数据的规模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和人口。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通信网络迅速普及,需求水平不断提高,需求多样化,这将极大地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向中国靠近。中国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将拥有独特的优势。从全球来看,在我国和地区缺乏市场深度的情况下,产业将向需求更强、技术进步集聚效应和网络效应更强的地区转移。半导体生产的规模效应和中国的巨大需求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第四,城市群的进程为空提供了中高经济增长的空间。中国已经形成了五个国家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五大城市群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人口的近40%,区域重点大学约占70%,已成为新时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标题:花长春:四大因素支撑经济转型和长期发展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