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9字,读完约4分钟

一年两次的省政府会议结束了。随着《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布,各省2019年发展路线图逐渐清晰,高质量发展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笔者仔细梳理了各省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发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省的共识。

科技创新成为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

事实上,在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地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许多省份在2018年上交了好的“成绩单”。

根据北京的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北京的尖端产业发展状况良好,许多新的R&D机构已经成立。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取得成效,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全市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增长25%,平均每天新增创新企业199家;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超过5.8万亿元,有80家独角兽企业。此外,北京还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纲要,制定了5g、人工智能、医药卫生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方案,并精心规划了各区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成为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

天津、辽宁、西藏自治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了以下三组数据,展示了2018年各省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的情况:天津市新增市级科技企业7000家,规模超过1亿元的科技企业200家,科技龙头企业55家。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辽宁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8.58项,科技成果转化3700多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西藏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增长55%,中小科技企业增长142%。

科技创新成为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

活生生的案例和光明的数据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在2019年,要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我们必须继续推动科技创新。然而,由于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差异,促进科技创新的措施因地而异。总体而言,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都注重高精度,强调科技创新在产业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注重追求新产业和新技术,发挥先发优势。制造业实力强、科技创新实力弱的省份,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注重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强调科技创新的后发优势。产业基础和科研实力不突出的省份,重点是打基础和优化产业结构。

科技创新成为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北京的科技创新实力毋庸置疑。为此,北京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9年北京市要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和影响力,抓紧实施10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全面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工业用地差别化土地供应政策,积极盘活闲置低效土地和建筑。为形成更具先发优势的主导发展,大力支持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北京推出了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培养、金融支持、配套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形成自上而下联动、内外合作的顶层结构。

科技创新成为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

为解决安徽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先进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与创新驱动的主导发展不相适应、发展质量和效率不够等问题,2019年安徽省将继续高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旗帜。 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综合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方面,该省表示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深化科技与产业、平台与企业、金融与资本、制度与政策四大创新支撑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成为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

2018年,河南省将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推进“走出去”、“调整”、“转向”和“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省继续实施“三大转型”,提升产业链层次,加快建设以高端产业、尖端技术、优质产品为目标的现代产业体系;继续实施12个重点产业转型发展专项规划,深入推进绿色、智能化和技术改造,继续实施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和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继续实施“质量对标进企业”活动,弘扬劳动模范和工匠精神,支持企业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打造品牌;推进产业集群二次创业,注重产业链的构建、补充和延伸,打造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标题:科技创新成为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