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0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7日-生态环境部最近发布了《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放管理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了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放管理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如全面推进“三线一序”,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宏观调控。
根据《要点》,2019年,我们将全面推进“三线一级”宏观调控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和青海省“三线一令”成果的发布和实施,稳步推进其他1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线一令”的编制。推进重点地区重点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政策环境影响论证,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完善“三线一单”成果共享体系。
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管理的核心体系,帮助打好污染防治战。2019年,将发放磷肥、汽车、水处理等重点行业的排污许可证。清理整顿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已下达的24个行业,推进企业全覆盖。加强排污许可证实施后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无证排污的违法行为。大力推进固定污染源“一证”管理,加快推进固体废物和土壤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的研究。
继续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诉讼”改革,切实加强排污与管理相结合。鼓励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能力和水平较高的地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试点改革和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证挂钩试点改革,支持北京、上海结合优化经营环境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同时,注重发布与管理相结合,制定并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事后监督行动计划,组织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强不同领域、重点领域的事后监督。推进石化、水利、水电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后评价。加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编制监督管理措施等配套文件,切实加强环评文件的质量管理。
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发布煤化工、电镀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报告,研究制定长江经济带“三磷”、油气开采、煤炭等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政策,实施七次标志性活动提出的禁止性和限制性工业环境准入要求,建立并动态下发2019年国家级开工项目、地方重大项目和利用外资项目三个台账。
在安全性方面,《要点》指出,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和研究,推进大数据应用。做好一网合一工作,推进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登记表归档、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等信息共享。在初步建立我国固定污染源环境影响评价许可统一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宏观态势分析,并以“网上+监管”的模式进行事后监管。加快建立环境评估许可技术标准体系,指导文件的编制和审批。2019年,要完善“三线一票”编制技术体系,编制修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工业园区及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与声环境》、《化肥生产、海洋油气开发等行业重大变化清单》。 汽车、陶瓷等强污染源的会计准则,畜禽养殖、家具制造等污染物排放许可的技术规范。
标题:生态环境部:全面推进“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宏观管控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