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47字,读完约8分钟
3月15日晚,执业药师再次被央视曝光。资料来源:中国视觉
在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的曝光下,一位长期治愈的执业药师“拿不到证书”的问题最近再次受到关注。
3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条例》和《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要求在原有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执业药师的管理权限和职责,促进执业药师的建设和发展。
与原制度相比,上述《制度规定》和《实施办法》一方面提高了执业药师的准入门槛,并将最低学历要求从中学调整为大专;另一方面,针对执业药师在岗缺勤和《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行为等监管问题,明确了对执业药师和执业单位的处罚措施。
前一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还下发了《关于整治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吊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严厉打击执业药师“吊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执业药师“吊牌”整治活动。
很多受访者认为“挂证”的问题暴露出我国执业药师的数量难以满足药店的实际需求。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此前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注册执业药师人数为468,000人,平均每万人中有3.4名执业药师,其中418,000人在社会药店注册。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每万人口中执业药师的数量将超过4人,所有零售药店的主要经营者均具备执业药师资格,并有执业药师指导经营时的合理用药。
然而,广东省医药零售行业协会副会长刘桂春告诉时代财经,“认证”问题暴露了执业药师行业乃至整个医药零售行业的问题。从行业协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希望企业遵守国家规范。另一方面,监管当局不能完全忽视行业现状,而只关注媒体曝光的“认证”问题。相反,他们应该逐步解决整个行业的问题,真正让执业药师发挥作用
慢性病的“挂证”
据央视记者在3月15日晚会上的暗访,当重庆万鑫药房打出“药剂师不值班”的牌子时,药房工作人员仍在向记者出售处方药,重庆健之佳连锁健康药房、和平药房等20多家药房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与此同时,围绕“发证”这一异常市场需求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许多企业甚至直接开始了发证业务。在3.15晚会上,中央电视台揭露了以找兼职为由非法提供医生和药剂师的证书服务。目前,相关网站不能再开放。
在广州一家制药公司从事药物研发的小王(音译)告诉时代财经,据他了解,他身边的很多同事在拿到执业药师证书后就挂了执照,有些人甚至挂了三年多的执照,每年可以额外获得1万元左右的收入。
另一位在京从事执业药师考试培训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时代财经,“挂证”在行业中非常普遍,很多药店因成本原因不愿聘请专职执业药师。“如果你租一张证书,每月只需1000元左右,这显然比雇至少5000元或6000元的全职员工更划算。”
有鉴于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日下发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对药品零售企业的监督检查,重点查处执业药师“挂证”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同时将整顿药品零售企业“挂证”与规范采购渠道、严格票据管理等日常监督检查内容结合起来,督促药品零售企业提高质量管理和药品服务水平。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打击“挂证”问题。早在2017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下发了《职业资格证书挂靠集中管理通知》,部署打击药品流通等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靠行为。随后,在当年11月底,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检查医药企业执业药师“上岗证”的通知》,继续严厉打击执业药师“上岗证”问题。在该通知中,有65名注册人员被曝光,各省注册执业药师机构被要求按照有关规定领取注册证书,取消注册并予以公布。
然而,各地打击“挂证”的措施层出不穷。2019年1月初,广东省和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公布对医药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的检查情况,共通报11人。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发布了8份关于执业药师“上岗证”的通知,共通知了46名执业药师。
尽管经常采取镇压措施,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对此,刘桂春表示,除了药店管理不均衡和执业药师人数不足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药店处方量与执业药师价值之间的矛盾。
“执业药师的主要作用是判断处方,但是医院的处方还没有开,流向药店的处方量很小。执业药师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药店执业药师的成本很高,必须根据政策进行匹配。执业药师出于成本考虑,让一些药店承担风险。”桂。
被削弱的执业药师
刘桂春认为,执业药师的主要作用是判断处方,但在大多数公众眼中,零售药店的执业药师基本上等同于销售人员,这实际上反映了执业药师制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错位。
据了解,中国于1994年建立了执业药师制度。1999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原人事部联合修订了《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34号文件”),明确规定执业药师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注册和统一的管理。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通过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人数已达103万人。
刘桂春指出,虽然执业药师制度在我国早有确立,但并未真正实施。对这一制度的重视始于最近两三年,这几年整个行业也加快了发展,包括执业药师人数的增加和考试通过率的提高。
“在过去几年中,执业药师的数量有很大差距。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执业药师认识的加深,申请人数和考试通过率都在增加。然而,由于行业分布不均衡,执业药师的差距依然存在。虽然去年通过考试的人数达到了103万,但据我所知,这些通过考试的人大多还没有取得资格证书,也没有完成注册。”刘桂春指出。
3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示,随着我国药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公众对药品安全需求的增加,34号文件规定的执业药师准入条件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针对执业药师管理中存在的“证书挂靠”、企业未按要求配备执业药师等突出问题。,34号文件缺少相应的处罚条款,不能依靠基层监督。
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修订了34号文件,发布了新的《制度规定》和《实施办法》,提高了执业药师的学历准入门槛,将最低学历由中专转为专科,并适当增加了从事药学(中药学)相关专业岗位的候选人的工作年限。此外,对全国执业药师注册进行信息管理,建立执业药师诚信记录,对执业活动进行信用管理。
对此,刘桂春表示,在执业药师数量差距逐步缩小的现状下,国家提高执业药师的准入门槛是合理的,有利于执业药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不过,他也表示,现在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执业药师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执业药师的作用。
他认为,执业药师的多点执业、远程处方审核和药房分级管理有望充分发挥执业药师的作用。
2015年8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药品零售企业推广执业药师多点执业的通知》,允许珠三角地区药品零售企业在网上申请后率先开展执业药师多点执业,试点期为一年。
然而,截止日期过后,试点政策既没有延长,也没有普及。刘桂春指出,这可能是试点过程中流于形式,或者试点效果不理想,但总的来说,这一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药店分类管理方面,《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零售企业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和《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管理办法》自去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此外,自2018年11月23日起,商务部起草的《中国零售药店分类与分类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也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根据上述《征求意见稿》,零售药店根据经营状况和合规性可分为三类:一类药店可经营乙类处方药;二级药店可以经营非处方药、处方药(不含禁用和限用药品)和中草药;三级药店可以经营非处方药、处方药(不含违禁药品)和中药饮片。两类零售药店和三类零售药店需要配备至少一名和两名执业药师。
“分级管理降低了对偏远农村地区一些小药店和药店的执业药师的要求。同时,这些药店不能销售处方药,风险降低;但是,对于一些大城市来说,由于三类零售药店对执业药师的要求较高,短期内执业药师的供需矛盾可能会加剧,但长期来看是有利的。”刘桂春分析道。
标题:药师“挂证”久治不愈 逾40万执业药师遇制度错位顽症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