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6字,读完约5分钟

随着反洗钱宣传的不断深入,公众对近年来的反洗钱工作有了较为直观和积极的感受,普遍认识到洗钱活动的危害。为维护金融稳定,保护客户资金安全,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广发证券转变思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模式不断探索,立足自身规模、业务发展和客户特点,结合金融技术,建立符合公司自身特点的反洗钱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反洗钱工作水平,防范洗钱风险,保护正常投资者权益。

广发证券依托金融科技 提升反洗钱成效

广发证券基于先进的金融技术,优化完善了可疑交易数据监控、客户身份信息整合、客户洗钱风险评级、黑名单筛选等多功能系统工具。实现了反洗钱监控和管理的系统化。

首先,金融技术工具为可疑交易监测和分析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广发证券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控分析系统的建设,基于“以客户为单位”的监控原则,以客户身份识别数据为基础,以可疑交易模型筛选为重点,以风险评级和黑名单监控为辅助,进行数据收集、监控和预警。

通过行业内洗钱及其上游犯罪案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报告、以往发现的可疑交易报告等,总结出可疑交易系统的模型指标。基于数据挖掘算法,对历年的指标数据进行诊断分析,设计指标参数值。可疑交易系统的技术应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大数据挖掘客户特征、客户资产、客户收入贡献、客户行为、持有产品等可疑交易模型数据,建立可变数据库;二是利用大数据等金融技术工具追踪历史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三是实现反洗钱可疑分布模型的调整和试算,支持相关参数的快速调整,完成可疑报警稿件分布的逻辑优化;第四,利用大数据技术筛选可疑交易指标和模型数据,可以计算和检查一段时间内的大量历史交易数据,从而支持对大业务量的监控。系统还增加了附件向导功能,可以指导分析人员规范填写报表附件,提高提交质量。

广发证券依托金融科技 提升反洗钱成效

其次,大数据技术在整合客户身份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发证券建立的企业级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以客户基本信息为单位,以“集中注册、统一识别、实时共享”为目标。通过建立统一的客户数据标准和数据接口规范,提取、清理和整合各业务系统的客户信息,实现统一的客户识别和客户视图共享,为公司全面了解和全面服务客户,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识别工作提供信息基础。通过正式启用指定系统下的“一人多账户全业务文件共享”模式,公司实现了同一客户多个账户对应的业务文件在每个账户所属的分支机构之间的共享,不断提高基于客户的客户识别和洗钱风险分类的有效性。

广发证券依托金融科技 提升反洗钱成效

此外,为了彻底识别非自然人客户的受益所有人,广发证券构建了基于客户信用数据管理平台的便捷访问系统,重点整合尽职调查流程,提供非自然人尽职调查报告,为非自然人客户识别提供持续监控服务,支持基本查询功能留下痕迹,自动记录用户操作时间和具体查询信息。

广发证券依托金融科技 提升反洗钱成效

第三,数据集成技术对客户洗钱风险等级的分类管理有显著影响

客户洗钱风险评级系统可以将客户识别和合并为一个单元。当每个客户只有一个风险等级,并且客户只有一个账号时,可以按照正常的指标计算过程得到相应的风险等级;客户开立多个账户时,交易类型、资产、数量等量化指标以客户为单位进行组合统计,客户基本属性等定性指标按照不同的原则统一计算。该系统还支持一人多户的评级审批工作流程。拥有最大资产的销售部门负责处理评级流程。如果其他账户所在的销售部门需要协助,系统设置转发功能,其他销售部门协助审批。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对不同指标的不同关注程度的要求,系统在总部层面设置通用阈值,支持根据销售部门或地区设置个性化的指标阈值。

广发证券依托金融科技 提升反洗钱成效

第四,建立基于外部采购数据库的黑名单监控集中服务机制

通过购买著名数据供应商的名单数据库,公司建立了黑名单系统功能。系统采用全过程自动运行管理模式,实时扫描业务系统发送的消息,并将扫描结果反馈给业务系统;它还支持多渠道、多系统的查询功能,提供在线验证界面,形成一个为全公司服务的集中黑名单系统,防止与名单数据库中的恐怖相关名单、通缉名单、制裁名单的客户建立业务关系。

广发证券依托金融科技 提升反洗钱成效

2016年10月,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立项建设第二代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采用“大数据分析、应用模型和智能系统”开发的反洗钱技术系统,在原有基础上强调数据质量和有效性。从监管层面的技术推广到金融机构的微观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对反洗钱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广发证券将继续加大反洗钱科技支持力度,不断整合数据和信息,实现数据的统一性、准确性和可扩展性,形成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互补的长效机制。(cis)

标题:广发证券依托金融科技 提升反洗钱成效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