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86字,读完约7分钟
我们的见习记者朱
通讯员唐珂·刘淼·卢雪艳
自2015年12月1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和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综合试点方案》。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认真履行基层央行职责,积极配合吉林省政府相关部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综合试点工作,继续实施。近三年来,吉林省农村金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融资供需总体平衡,融资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18年底,吉林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500.77亿元,比改革试验启动期(2015年底)增长30%,年均增长10.3%;农业保险风险补偿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底达到586.7亿元,比改革试验开始时增长93.6%。吉林省基础金融、产权信用增级、信用信息和产权交易市场(“三柱一市”)前三大支柱取得突破性进展,1600个村级基础金融服务站、产权融资农业开发公司实现涉农县全覆盖。九台农村商业银行成功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中国东北第一家民营银行亿联银行开业,吉林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获批建设...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日益形成。全省粮食总产量连年丰收,继续稳定在700亿斤的阶段水平,居全国第四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改革在吉林这块广袤的黑土地上生根发芽,焕发出农村金融更强的生命力。
货币政策组合
煽动金融资源聚集起来进行改革
在过去的三年改革中,中国人民银行长春市中心支行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在改革试验区内汇聚。一是加强窗口引导,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落实各项“三农”信贷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开发支农“信贷产品包”,不断推进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目前,吉林省已经形成了以“农户联合担保贷款”和“小额信贷贷款”为主的个体农户信贷产品体系;中等规模经营单位抵押贷款品种体系,主要由“农机抵押贷款”、“农机购置抵押贷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贷款”组成;风险共担补偿机制的贷款体系,主要由“直接补贴资金贷款”和“收入担保贷款”组成,有效满足不同实体的多元化融资需求。二是利用再融资和再贴现支持农业,提高银行机构的贷款能力,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或票据业务量大的城市的中心支行设立再贴现和委托窗口,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贷支持。截至2018年底,共发放各类再融资贷款328.83亿元,办理再贴现267.07亿元。第三,利用好存款准备金政策,增强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金融实力。全省21家县级农业银行优惠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累计发放8.3亿元;鼓励县法人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地方贷款,合格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对于符合普惠金融RRR目标下调要求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分两个档次分别下调0.5和1.5个百分点。
“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进一步推进
唤醒农村地区的睡眠资产
进一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是吉林省深化农村金融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吉林省是农地抵押贷款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地抵押贷款数量最多的省份。中国人民银行长春市中心支行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落实主要职责,推进确权认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风险防范等试点配套基础条件的完善。截至2018年底,15个农用地试点县(市)已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认。农村住房试点区九台区房屋所有权确认和发证率达到65.6%,宅基地使用权确认和发证率基本完成;13个试点县(市)建立了产权转让交易平台,交易金额8.38亿元;11个试点县设立了“两权”抵押风险保护基金,总规模为4540万元。
在改善配套条件的同时,我们将深入挖掘信贷资源。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引导试点地区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优化贷款流程,大力推进“土地经营权+农民联合保险”等“土地经营权+”模式,促进“两权”抵押贷款效率增值。截至2018年底,试点地区共发放农业土地抵押贷款22.33亿元;共发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1479万元。三年来,试点地区在风险防控和抵押物处置机制方面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农村金融模式。延边州龙井市依托产权融资公司,借款人投资建立风险保护基金池,不仅实现了担保补偿,而且在风险保护基金支付者之间优先转让抵押土地经营权,有效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四平双辽市设立了由村民内部支付的风险担保基金,在村民之间转让抵押物,提高了抵押土地经营权的转让效率,有效保障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注重精度解决弱点
提高金融扶贫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通过扶贫再融资为贫困县涉农企业和贫困农户提供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利用好商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等信贷政策,为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光伏扶贫、全村推广等特色扶贫项目寻找金融干预的切入点。根据贫困地区的产业特点,创新精准的扶贫金融产品,扩大金融扶贫的覆盖面。截至2018年底,全省贫困地区共发放贷款42.4亿元,同比增长24%,贷款余额达到1396.5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17.5亿元,全年发放196.7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工业精准扶贫贷款和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6.5亿元、233亿元和108亿元,惠及14万贫困人口。
为形成“点”和“面”的示范效应,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的深化,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在和龙市和双辽市推进金融扶贫示范区的形成,着力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探索实用、易复制、可扩展的金融扶贫思路和措施。截至2018年底,示范区金融精准扶贫信贷达到11亿元,惠及19598户贫困家庭,直接带动8264户已建档脱贫的贫困家庭。
基础设施在不断整合
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农金改革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在不断完善中,深入培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金融环境。
在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质量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联合银行特快支付”业务,实现了粮食、土特产、药材等农副产品移动收购过程中银行间资金的实时结算。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部署活跃终端2179个,完成交易48.8万笔,总金额506.64亿元。此外,本行开发了农业取款统计分析平台,实现了农业取款服务点的“地图”管理,促进了农业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在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指示全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先后开展了“明星信用用户”、“诚信家庭农场”等专项信用评估工作。共同鼓励守信、共同惩罚失信的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形成。
在保障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以“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和“金融知识普及月”为契机,组织中国人民银行在全省开展6000多次宣传活动,发放230多万份宣传资料,覆盖300多万人,将金融知识普及到农村,有效提高了农民运用金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继续发挥“12363”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咨询投诉电话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作用,妥善处理各类消费者咨询投诉。农金改革以来,全省共办理金融消费者咨询近2万次,投诉800多件,投诉处理率和消费者满意度均为100%。
标题:黑土地焕发出更强生命力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