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9字,读完约2分钟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股发行与承销指引》16日发布,备受市场关注的“后续投资”制度安排出台。后续投资比例将设定在IPO规模的2%至5%之间,后续投资份额将被“锁定”24个月。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技板块和试点注册制度的实施意见》,科技板块对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试行“后续投资”制度。基于合规性、可操作性和包容性的考虑,本指引明确了“后续投资”的主体是保荐机构或其母公司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

科创板“跟投”制度安排出炉

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另类投资子公司投资的资金来源完全是自有的,作为实施主体符合相关要求。据统计,目前中国有98家保荐机构,其中59家已设立另类投资子公司,其余大部分已申请设立。考虑到极少数保荐人因特殊原因无法跟进另类投资子公司形式的投资,政策允许其在符合相关规定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以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的其他方式跟进投资。

科创板“跟投”制度安排出炉

后续投资规模主要考虑资本约束的有效性、保荐机构的容忍度和科技板块的健康发展之间的平衡,坚持风险收益匹配、协调合作的原则。指引中明确,后续股份比例应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规模在2%至5%的范围内设定,并规定单个项目后续投资金额的上限,以避免“一刀切”的弊端,降低保荐人在大型ipo项目中后续投资的财务压力和市场波动风险。

科创板“跟投”制度安排出炉

投资股票的限制销售期为24个月,介于战略投资者(12个月)和实际控制人(36个月)之间。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对不同类型的股票采取差别化的销售限制安排,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义务区分,平滑解禁的股票数量,减少对市场的影响。

科创板“跟投”制度安排出炉

该负责人表示,在科技局试行后续投资制度,有利于改变证券业的生存状态和价值链结构,促进该行业打造以投资银行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标题:科创板“跟投”制度安排出炉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