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14字,读完约2分钟

推动形成强劲的国内市场,不断释放内需潜力,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商务部新闻发布会的重点议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晶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驻CPPCC经济部门记者采访时表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势在必行。他表示:“目前,中国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匹配,而高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偏低。如何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是拉动内需的关键。建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现行税收和低保制度,引入“负所得税”,与低保有效衔接,多渠道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引入“负所得税”与低保有效衔接

李晶认为,最低生活保障与“负所得税”制度的有效衔接可以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提高转移支付政策的效率。“我建议将补贴与就业状况或劳动收入挂钩,实行奖励就业的转移支付政策。”一些国家在税收制度的框架下通过“负所得税”的办法实施这种政策,即在对高收入家庭征税的同时,向通过就业赚取收入的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因此低收入家庭的所得税税率为负。”

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引入“负所得税”与低保有效衔接

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继续加强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能会对低收入家庭的就业产生相反的激励作用。差额被用来弥补最低生活津贴。每增加一个收入,补贴就减少1元,这就降低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积极性。此外,许多福利政策都与最低生活保障挂钩,如经济适用房、水电优惠等,这进一步影响了低收入家庭通过劳动增加收入的主观能动性。只有24%的低收入人群有工作,约40%的人失业。基于此,盲目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是不可取的。

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引入“负所得税”与低保有效衔接

此外,李晶还表示,税制改革,特别是建立特殊扣除额附加申报制度,为实施“负所得税”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于月综合收入低于5000元的群体,一方面根据其劳动收入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另一方面,根据他们的特殊扣除额,按一定比例给予补贴,使这些家庭的所得税为“负”。他表示,由于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远高于高收入群体,这些措施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将远远大于普惠公司的减税政策。

标题: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引入“负所得税”与低保有效衔接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