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2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四日电(记者孟、吴进)据央行官方网站消息,在四月十二日至十三日举行的第三十九届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会议上,央行副行长陈表示,今年中国将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同时金融业将进一步开放。
鉴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和风险,会议提到,全球经济仍在继续扩张,但增速低于去年10月份的预测,预计2020年增速将有所回升。在空政策有限、债务水平高和金融脆弱性高的背景下,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仍然是下行风险,主要包括贸易紧张、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和融资条件突然急剧收紧。
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会议提出了各方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要求。其中,财政政策应在必要时重建缓冲,保持灵活性,促进增长,避免顺周期性,确保公共债务处于可持续水平,保障民生目标的实现。在满足央行自身责任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应确保通胀趋于目标或稳定在目标附近,并稳定通胀预期。央行应该以良好沟通和基于数据的方式做出决策。会议同意监测金融脆弱性和金融稳定的新风险,并在必要时予以应对,包括使用宏观审慎工具。
针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陈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中国的稳健货币政策将适度从紧,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速度应与GDP的名义增长率相匹配。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监管框架,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继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事实上,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缺少了“保持中立”一词。对此,央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政策取向,强调稳健而不提“中性”更为简洁,但实际上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并没有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体现反周期调整,货币政策总量应适度紧缩。他进一步指出,今年适度货币政策的理念是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率与名义gdp的增长率大致一致。
近日,央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增量分别为5.81万亿元和8.18万亿元,均超出市场预期。分析师认为,这也反映了此前反周期政策的调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善以及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的增强。
中国民生银行(港股01988)首席研究员文彬指出,总体而言,3月份社会融资增速逐步企稳回升,市场流动性充裕。在下一阶段,预计货币政策将保持温和稳定的基调,RRR降息的可能性近期将有所下降。然而,随着融资规模的提高,应更加注重政策传导的顺畅性和价格的合理性,不断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降低。
海通宏观(Haitong Macro)也认为,3月份社会融资增速已经企稳,表明经济有望在未来企稳并有所改善。最近,猪价提高了通货膨胀。虽然货币政策不会收紧,但考虑到3月以来制造业繁荣、社会福利和信贷复苏的改善,货币政策短期内难以明显放松,RRR减息的概率也明显下降。
同时,强调,中国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的开放,实现制度化、系统化的开放,以更加透明、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平等对待中资和外资金融机构。中方呼吁各方按照既定时间表完成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的第15次全面检查,使有活力经济体的份额提高到与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相一致的水平。中方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支持开放、包容、有章可循的多边贸易体系,愿与各方加强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标题:央行:今年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