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9字,读完约2分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药品和疫苗对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要加强全过程监管,严惩违法者,严肃查处失职行为,坚决维护人民生命健康。

“疫苗和高危产品是药品监管的重点内容,疫苗监管是监管的重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药品安全的表述强调药品监管的全过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在监督过程中,首先,监督部门要明确各个环节,其次,企业要承担主要责任。

强化全程监管 确保疫苗安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认为,“疫苗”应区别于“疫苗问题”,疫苗本身应区别于疫苗生产和销售。中国的每一个疫苗问题都有其特定的情况,其中一些完全是非法和犯罪的问题。“这种情况与疫苗本身以及公众是否想接种疫苗无关。不要对你研制的疫苗失去信心。”高福说。

强化全程监管 确保疫苗安全

高福介绍说,中国的一些疫苗已经通过了世卫组织的认证,并已向世界推广,如日本脑炎疫苗。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在90%以上。

「过去一年,有关部门成立了一个防疫注射工作小组,分析近年不同类别的疫苗事故。」高福表示,如果疫苗质量问题由质监部门解决,如果是流通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会协助相关部门解决。好疫苗的标准是安全、有效和可控的。今后,疫苗管理将从提高人类科技认知水平和成立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组两个方面进行。

强化全程监管 确保疫苗安全

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科副主任米荣近年来一直从事百日咳的研究。“0至1岁婴儿百日咳的发病率、严重程度和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目前,中国报告的百日咳病例数并不比外国高。结果表明,百日咳抗体滴度在1岁时达到很高水平,表明国产疫苗具有保护作用。”米荣说:“要加大疫苗的普及力度,提高人们对疫苗的科学认识,提高婴幼儿的正常免疫率。”

强化全程监管 确保疫苗安全

无论是疫苗安全还是药品安全,建立全程监管机制尤为重要。例如,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管理R&D和生产企业,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可靠的疫苗;在流通领域,要加强监管,切断假药“混装”的路径。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表示,药品和疫苗的质量应该通过建立药品可追溯系统来保证。“为了能够‘编码到底’,从产品的制造过程到流通和使用,每个盒子都标有一个编码,这样就可以准确地识别出来,实现‘一盒一码’。这样做,一方面,它可以准确地定位药物的流向,并找到最终消费者;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形成毒品大数据,帮助毒品打击假药。”方来英说:“疫苗安全不能马虎,必须对非法企业和单位零容忍。”(记者吴佳佳)

强化全程监管 确保疫苗安全

[我要纠正错误]责任编辑:齐修养

标题:强化全程监管 确保疫苗安全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