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0字,读完约4分钟
5月30日,第十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发布了《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协会会长方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2019年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稳步下降,从2018年的121降至119,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这表明,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发展仍将表现良好。”方说道。
东南亚连续三年位居榜首
《国家商报》记者梳理《报告》后发现,从“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得分来看,不同国家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性,其中东南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连续三年在区域排名中名列第一;南亚、西亚和北非的指数排名都比前一年上升了一位;葡萄牙语国家以及中欧和东欧在排名中都下降了一位,其中中欧和东欧在七个地区中得分最低。
具体来说,印度尼西亚在东南亚国家中排名第一,发展指数为138。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发展指数分别为123和119,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从整体排名来看,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也位列71个关键国家的前两位。在71个关键国家中,有63个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和8个葡语国家。
在总结东南亚基础设施发展的强劲动力时,方指出,由于人口基数巨大,经济实力迅速发展,基础设施环境相对良好,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旺盛,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投资和建设市场巨大。2019年,东南亚指数为125,主要国家指数排名较高。在东南亚的10个国家中,有6个国家进入了今年的前20名。
交通和能源发展势头强劲
方指出,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交通和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明显高于水和通信产业。"交通和能源产业发展需求强劲,为国际基础设施合作注入活力."
《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国家交通运输业和能源业的发展需求指数普遍高于其他两个行业。交通运输业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国际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动力。
根据bmi统计的全球基础设施项目数据,2018年,“一带一路”国家交通运输行业新签合同占四大行业中比例最高,交通运输行业新签合同占47.5%。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在相关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推动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道路、铁路、港口、机场等相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将为国际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
另一方面,报告指出,以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能源产业也在推动国际基础设施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工业、商业和居民用电量的增加以及电气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有效地刺激了“一带一路”的能源建设需求。同时,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实施,绿色发展和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国家商报》记者还注意到,以发展指数排名第一的印尼为例,交通行业和能源行业的发展需求指数分别为179和169,高于通信行业和水务行业。这表明交通和能源的投资需求相对较强。
方表示,2019年的指数研究还揭示了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尤其是美国单边主义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的影响,给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建议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按照法律法规参与项目建设,促进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高风险防控意识,确保‘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稳定性和深远性。”
标题:2019“一带一路”国家基建发展指数出炉:东南亚势头强劲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