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63字,读完约7分钟
继续推进清欠专项行动,坚决切断向企业伸出的“黑手”
——企业减负:快速还账,不欠新账
许(新华社)
目前,企业减负工作正在进入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在逐步显现。下一步,我们将着眼于企业需求,依靠联席会议机制督促相关部门规范企业相关行政事务,减少微观主体不当干预,为企业营造宽松环境,敢于面对困难,坚决切断向企业滥施“黑手”。
国务院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近日发布了《2019年国家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指出要落实减免税费2万亿元的政策措施,确保主要行业税收负担明显减轻,让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感受明显。同时,我们将继续推进清欠专项行动,督促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在年底前还清一半以上的民营企业债务。不允许有新的欠款。
当前,企业减负工作正在进入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在逐步显现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围绕企业需求,依靠联席会议机制督促相关部门规范企业相关行政事务,减少对微观主体的不当干预,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敢于面对困难,坚决切断向企业滥施“黑手”。
联席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部、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审计署、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海关总署、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1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工业和信息化部为牵头单位。
实施减税和减费
实施减税、减费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今年,减税和减费规模达到2万亿元,也是近年来最大的。
其中,重要的是要确保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的税收负担大幅减少,以便市场参与者,特别是小微企业,能够有明显的感受。
据联席会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督查事项清单中,已将减负专项督查列入,目前正在制定具体方案。通过国家减负专项监管,督促各地区落实减税、减费政策,增强企业收益感,让企业真正享受中央政策的阳光和雨露。总体考虑是突出问题导向,促进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减税、减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同时不增加基层负担。
《实施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清理欠中小民营企业的账款”,并明确规定欠民营企业的资金一半以上应在年底前还清,不得新增欠款。
据报道,自2018年11月以来,联席会议实施了一项特别行动,以清理欠中小型私营企业的账户。截至2019年3月底,已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支付2600亿元。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还公布了全国和各地区受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欠账投诉举报的渠道。
“清偿债务是增强私营企业发展信心和稳定社会期望的重要措施。大多数私营企业都非常关心。同时,欠款的原因很复杂,涉及面很广。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县市政府财力有限,债务清理非常困难。”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坦言,要按月、按地区分解清理目标和任务,定期调度和汇报情况,压缩清欠责任,同时疏通企业投诉渠道,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年底前完成一半以上的清理目标和任务。
降低交易成本
近日,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开报道了4起违规增加企业负担的案件,即河南省上蔡县教育体育局违规收取质量风险保证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公园违规收取投资保证金、黑龙江省大庆市私营和个体协会违规收取评估达标活动费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违反项目投资协议拖欠项目资金。
针对企业违规收费等问题,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优化经营环境,降低企业的制度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满意度。关键是要清理和规范企业的相关事宜。
据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联席会议会同有关部门清理规范了企业相关行政事务,推动建立了企业相关费用、保证金、评估认可、“双随机”检查、市场准入等一系列名单。这为规范政府行为、优化经营环境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是推进企业减负工作的重要标尺。
目前,政府性基金和企业行政性收费分别比2013年下降了30%和70%,三分之二的省份实现了省级企业行政性收费“零收费”;全国政府部门设立或收取的企业存款已减少到23笔。
上述负责人透露,名单制度的内容将进一步扩大,以涵盖扩大的行政检查和罚款、示范创作活动等。,探索和推动建立统一的规则和标准,更好地发挥清单制度的约束作用;加强对名单外违法行为的查处,坚决纠正非法收取存款和乱收费问题,特别是要深入管理中介服务收费,切断行政机关与经营性收费的联系。
解决难点和困难
中国企业减负已进入深水领域。2018年,财政部牵头实施减税、减费措施,发改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大力清理企业收费,全国企业和居民负担减轻1.3万亿元。
据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了债务清理的调度、监督和指导,截至2019年3月底,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清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户2600多亿元。
在持续优化经营环境方面,发改委牵头评估当地经营环境,财政部对世界银行进行评估,市场监管总局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整合制定抽查清单。
在推进电价下调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后出台了4批10项政策下调一般工商电价,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了第三方评估,市场监管总局清理了输电环节的价格上涨问题,有效推动了电价下调政策的实施。
在深化重点领域整改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企业存款专项检查,督促有关地区和部门返还企业资金5亿多元。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企业收费专项检查,查处涉嫌违规收费6.2亿元。
“2018年,我们对全国60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5%的企业报告任意收费和随机分配大幅减少;超过80%的企业对经营环境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95%的企业认为经营环境有所改善。”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然而,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例如,行政性收费的数量有所减少,但一些基于行政权力向企业征收的中介服务费用仍然屡禁不止;政府对经营性服务收费的定价有所下降,但一些地区和领域依靠垄断地位实施不合理收费的行为有所上升...
上述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调查、评估、监督和检查,建立自上而下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动惠企减负政策的落实,有效提升企业的盈利意识。
实践证明,调查、评估、监督和检查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去年,我们率先开展了第三方下调工商统一电价评估,在全国31个省开展了评估调查,对2万用户进行了抽样调查,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评估阶段发现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政策的实施。截至2018年底,全国工商总目录电价下降10%以上,超过90%的被调查用户表示降价明显。”上述负责人说。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标题:企业减负:快还旧账 不欠新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