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81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专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金伟认为,目前,文化旅游产业金融正在摆脱对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转向直接融资,特别是对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关注。此外,与文化和旅游业金融相关的政策开始系统化,政策重点开始转移。从技术角度看,金融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和旅游产业金融的演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强的资本驱动力。根据他在2019年云南国际智能旅游大会上的发言,本文略有修改。经作者授权,请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金威
关于文化旅游产业金融的现状和趋势,有很多观点。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融资结构、金融政策和技术变革。
从资本结构来看,正在摆脱对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转向直接融资,这是文化旅游产业金融的发展方向
我们过去的金融主要是货币金融,我们未来的金融是资本金融。我们正处于过渡时期。过去,文化和旅游业金融过于依赖间接融资,主要是信贷市场,这种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直接融资如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迅速。2016年,中国直接融资增量比例达到23%。近两年来,出现了一些波动,企业信用债券增加,非金融企业国内股票融资规模大幅下降。各级政府鼓励文化旅游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鼓励企业上市,鼓励企业进行并购,鼓励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应该说,结果是显著的。
另一个重要的直接融资市场是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随着金融监管的收紧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过去两年股权投资市场被认为遭遇了“资本寒冬”,但私募股权基金的规模仍然很大,接近13万亿元,其中约15%与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关。我们需要看到,这些私人股本基金大多基于社会资本,它们仍在“资本寒冬”中坚持。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我们应该给这些社会资本最大的鼓励。
在培育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有效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资文化旅游产业。根据中国资产管理协会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共有893个政府引导基金备案,管理规模为4863亿元,可带动2万亿社会投资。规模不小,但也存在地区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浙江、北京和江苏,占80%以上。
从政策角度看,文化旅游产业金融相关政策开始系统化,政策重心开始转移
在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业方面,中国很早就出台了特殊政策。典型政策包括:《2010年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繁荣指导意见》、《2012年金融支持加快旅游发展若干意见》、《2014年深化文化金融合作意见》。可以看出,文化旅游产业金融政策已初步形成了以专项政策为主,部门和地方专项实施政策及部门和地方专项政策为辅的体系。
在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的金融政策重点发生了变化,并将在今后的一些政策中继续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的来说,创新与监管、发展与标准化并重。当前,在金融供给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下,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防范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上。这个大原则一定会在未来的文化旅游业金融政策中得到体现。在实践中,风险防范做得很好,但很少有办法为实体经济服务,这需要通过政策来推动。
在金融体系自身建设中,应着力构建完整的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生态。它可以概括为产品专业化、组织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基础设施专业化等。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注重工业信用管理体系和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体系。
在支持重点上,要结合当前国家战略,符合整体经济政策导向。如精确的扶贫战略、农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合作。还有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等领域。
就产业形式而言,它侧重于支持文化和旅游的综合产业。从产业统计来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仍然是两个产业,交叉部分是“文化旅游产业”。然而,当前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趋势正在加快,文化旅游部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因此,我们在今后制定金融支持政策时必须关注这一趋势。
从技术上讲,金融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和旅游产业金融的演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强的资本驱动力
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兴未艾,现代科技的发展正在影响着旅游业向现代化的转型,其中包括新兴的智能旅游,它在消费、企业运营和政府管理中得以实现。同样的技术也造就了现代金融,而最重要的特征是金融技术的兴起和新金融的发展。现代金融在服务旅游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旅游业金融形式。
关于金融技术,巴塞尔委员会曾经从金融业务的角度进行了分类,我们一般强调技术本身的分类,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相关的主要技术,如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密码学等。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业务维度和技术维度已经形成了众多的节点,节点的收敛程度有高有低,但每个节点都可能是一个变化很大的节点。金融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的后半部分,它与互联网金融的深度融合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金融技术对金融的影响可以从金融体系的要素和功能两个方面来看。对金融体系要素的影响:改变金融市场结构;构建新的信用调查和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对金融系统功能的影响:便捷高效的支付方式;企业融资方式多样化;多样化的消费金融方法;新的金融服务模式等。
具体到文化旅游,一方面,整个金融体系的变化必然会有利于文化旅游领域。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具有文化旅游特色的金融服务形式,这是一种预期的演进,如:更好地理解客户融资需求;新文化与旅游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新的文化资源和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体系;新文化旅游项目的收益评估和证券化;文化旅游企业的数字资产;文化旅游企业小额贷款;文化旅游项目的股权众筹;新兴文化旅游资产交易市场。
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金融技术,也是一种旅游技术。无论是直接应用于智能旅游的技术,还是服务于智能旅游的金融技术,最大的受益者都是旅游消费者。地面用户通常没有意识到变革已经到来。然而,作为一个行业从业者和管理者,有必要向前迈出一步并提前计划。现在看,金融技术还没有到所谓的“泡沫”时期,在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
查看作者的更多意见> > > > > >
标题:金巍:结构、政策与技术变革下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金融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