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3字,读完约4分钟
4月23日,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批准第一笔中长期工业扶贫贷款2.9亿元,用于支持庆阳市环县湖阳标准化扶贫示范合作社的产业发展。该项目由环县政府牵头,投资建设了200个标准化农场(以下简称“标准农场”),由呼阳县142个标准化扶贫示范合作社经营管理,覆盖全县20个乡镇和139个行政村(其中117个为深贫困村)。项目完成后,估计将直接创造600多个就业机会,这将带动6600个建立档案和建立卡的贫困家庭。每户每年可获得1000元的分红,扶贫效益显著。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扶贫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实现农村产业繁荣的中坚力量。2018年,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在全系统启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贷款模式,开辟了政策性金融扶贫贷款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抓住甘肃省委、省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特殊产业发展的机遇,借用省政府设立的政策性担保公司,按照总行创新业务发展模式的要求,及时组建了业务创新推广工程团队。本行领导带领团队深入基层调研,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贷款“统贷共管”模式,努力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升级版。该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围绕“国有企业+合作协会+农户”的新兴产业综合体,建立“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农业发展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多方共管机制,形成金融资金、企业资金、担保资金、保险资金、信贷资金的“五大资金”保障体系。
据报道,“统贷共管”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政府牵头成立了“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的新兴产业联合体,完善了产业龙头带动各种商业实体和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动模式。
贷款方式采用“统一还贷、统一购销”的经营模式。政府明确规定贷款承担者的组织和实施职能,负责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和资金筹集。考虑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链中贫困户的资金需求,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需求,贷款将以销售方式固定;从融资的实际使用出发,我们将从整体上解决联合体的资金需求,并探索制定整体信贷方案。政府授权的国有控股企业统一承担贷款,并以经营期内取得的项目收入偿还贷款及利息;贷款主体从龙头企业统一购买基础母羊、种羊和饲草料,育肥羔羊按照政府确定的保护价下限以市场价格统一购买,统一出售给龙头企业屠宰加工。
“统贷共管”模式实现了资金流和物流的“双闭环”管理。设立专职财务部门,聘请专业会计师,分别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帐,单独核算和专项监管,审核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的资金需求。大型绵羊收购基金、饲草收购基金等资金均由贷款承担单位管理和支付,实行统一审核、集中支付。销售资金全部返还给公司,公司将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收益进行二次分配,并借助农业发展银行的网上银行工具实现高效的财务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除了利润、股息和必要的费用外,“见物不见钱”。
“统贷共管”模式建立了“五项基金”保障体系。根据扶贫工作需要,财政资金应及时拨付,确保住房建设顺利进行;政府决定按固定资产贷款额的3%给予每1000个养殖场2.4万元的财政贴息,以保证按期偿还相应的贷款利息。企业资金保证项目资金如期到位。保险基金对绵羊实行“双保险”,政府补贴80%至90%的保费,保险公司对绵羊实行人寿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当风险发生时,根据保险责任及时支付赔偿资金。省政府注资100亿元成立的甘肃金空金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了全额担保。风险发生后,担保资金按照担保责任及时到位。信贷资金根据项目进度和付款计划及时到位。
在“统一贷款共管”模式下,地方政府建立了贷款共管机制。县、乡、村三级政府行政机构根据财政扶贫资金共同管理扶贫贷款。政府公司、龙头企业、合作协会和合作社应根据各自在产业链和行业协会中的分工及相关协议,分担贷款管理责任。农业发展银行、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应当按照监管职责对贷款风险进行贷后监管。
标题:“统贷共管”打造牢固资金保障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