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0字,读完约3分钟
15日,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经营环境新进展报告》(2018年),全面系统地阐述了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优化经营环境的新举措、新进展和新成果。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审查周期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6个月,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缩短10%。知识产权行政收费减免,专利代理行业准入放宽。
《报告》还显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得到明显加强。2018年,国家行政执法部门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1.5万件,其中专利侵权假冒案件7.7万件,商标侵权案件3.1万件,侵权盗版案件2500多件。海关查获47,200批和2,480万件侵权货物。公安机关破获侵权假冒案件19000多起,检察机关查获知识产权侵权案件3306起,由国家法院审结,依法销毁侵权假冒商品,全国无害化销毁侵权假冒商品约3500吨。这些都表明了中国政府依法打击侵权假冒、保护知识产权的一贯立场和坚定决心。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甘霖说,侵权假冒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都是有害的,中国政府打击侵权假冒的立场是明确和坚定的。
甘霖表示,下一步有关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按照依法治理、建设与建设相结合、统筹合作、社会共治的原则,不断加强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二是创新监管方式,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双重随机性和一个开放性”为基础、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提高线索发现、追踪和精确打击能力。
三是加大处罚力度,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商品和重点市场治理,继续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联合打假。同时,要加强刑事打击和司法保护,推进信息公开和联合处罚,大幅增加违法成本,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第四,打击跨境犯罪。建立和完善多双边执法合作机制,加强线索通报和案件调查,加强协调合作和信息反馈,加强工作交流和经验共享,共同打击跨境犯罪,帮助建设“一带一路”,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少宁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从2035年开始制定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统筹安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更好地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表示,海关将继续开展相关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支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互联网领域反侵权打假执法联动机制。同时,我们将继续扩大国际海关执法合作,努力营造世界一流的商业环境。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商业环境报告》,2018年中国商业环境改善率居世界第三,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第一。(记者王俊岭)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标题: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显示 打击侵权制假,中国不手软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