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2字,读完约3分钟

融资的减压立即传导到了土地市场。4月份以来,龙头房企和中型房企重新燃起了征地热情,尤其是第二梯队房企几乎开始全面征地。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截至5月14日,29家房地产企业全年征地总额超过100亿元,2018年同期只有24家,2017年同期只有18家。其中,融创中国(港股01918)收购626亿元,碧桂园(港股02007)收购465亿元,新城控股422亿元。此外,包括万科和中海在内的12家房地产企业都收购了200多亿元人民币。

29家房企均花百亿元抢地 回归二线城市溢价补仓

4月23日,武汉楼市进行了一场土地拍卖,当天集中出售了10块地,总转让金额为228亿元。融创中国是这场土地争夺战的最大赢家,一口气拿下了四块地,总征地金额达152亿元。仅在4月份,融创中国在招标、拍卖和挂牌市场获得的土地就超过了285亿元人民币。

29家房企均花百亿元抢地 回归二线城市溢价补仓

根据通策研究所发布的监测数据,4月份,前20名房地产上市企业的土地周转量为2393.43亿元,同比增长52.99%,同比增长62.67%。前20名房地产上市企业的土地周转量占全国土地周转量的59.72%,比3月份增长5.14个百分点。前20名房地产上市企业的土地交易量集中度逐月同比上升。

29家房企均花百亿元抢地 回归二线城市溢价补仓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从土地交易城市的角度来看,包括合、津、杭、温等城市在内的许多城市(主要是二线城市)的住宅小区地价都全面上涨,无锡、苏州和广州的土地市场也较之前大幅上涨。

据克里尔研究中心统计,4月份中海、绿城、世茂、华润等房地产企业的征地金额较前三个月的平均值增长了200%以上。与此同时,在二线城市回报战略的推动下,二线城市住宅企业征地的受欢迎程度继续上升。今年前四个月,二线城市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占房地产企业100强的49%,比前三个月增长3个百分点。

29家房企均花百亿元抢地 回归二线城市溢价补仓

另一位分析师表示,总体而言,中型房企是抢占土地的主流企业,这些企业对规模“牌位”的需求依然强劲。一旦融资到位,并且他们意识到市场退化的速度正在加快,他们就会立即攻击土地市场。“在都市圈战略下,住宅企业的征地布局越来越趋同,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市场机会更大。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未按计划增加土地储备的房企,今年一季度放宽了融资环境,在拿到资金后,立即加大了今年的土地收购力度。”。

29家房企均花百亿元抢地 回归二线城市溢价补仓

“根据年初的计划,今年将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获得土地。”浙江一家房地产企业的一名高管向《证券日报》表示,当土地市场在2016年达到顶峰时,该公司没有为土地收购支付高额溢价,导致今年供应相对短缺。目前,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正在适度回暖,因此有必要大量补充供应,以避免市场前景出现脱销危机。

29家房企均花百亿元抢地 回归二线城市溢价补仓

事实上,几家中型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层认为,龙头企业信用评价高,融资相对容易,资本成本低,因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然而,对于中型住宅企业来说,“快速起步、准确布局”是市场调整期突破的重要起点。特别是在增量市场上限逼近的大趋势下,中型住宅企业面临着“不进不退”的市场格局。因此,一旦财务状况相对安全,这类企业将不得不加快上规模的步伐。

标题:29家房企均花百亿元抢地 回归二线城市溢价补仓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