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2字,读完约4分钟
5月9日,央行发布了4月份的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数据发布的时间早于之前。
数据显示,4月份信贷和社会金融数据双双下降——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02万亿元,比上个月减少6700亿元;社会融资增加1.36万亿元,比上个月几乎减半,这一下降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5月9日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专家表示,“财务数据基本符合预期”。
总体数据符合预期
根据央行数据,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88.4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年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余额(m1)为54.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分别比上年末和去年同期低1.7和4.3个百分点;流通货币余额(m0)为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当月净返还现金976亿元。
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减少1615亿元。
此外,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3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080亿元。利率价格方面,4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43%,比上月高0.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3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46%,分别比上个月和去年同期低0.01和0.64个百分点。
"稳健的货币政策得到有效实施,这反映在许多金融数据中."中国政策科学研究协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徐洪才对《证券日报》记者说:“这是4月。数据给人的第一印象。”
徐洪才表示,与前三个月的大起大落相比,4月份的数据“合理、稳定、比较令人满意”——“总量合理、结构合理、价格合理、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董希淼表示:“4月份的金融数据,无论是社会融资规模还是人民币贷款规模,都相对正常,符合预期。”“至于人们更关注的社会融资数据,它几乎是上月的一半。事实上,原因是3月份是一个非凡的增长,银行的贷款需求提前释放。此外,4月份单月数据波动是正常的,今年前4个月的数据依然良好。”
徐洪才同意董喜珍的判断。“3月份的增长有很多因素,因为第一季度是银行贷款需求相对较高的时期,银行也在响应增加对私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呼吁。”此外,他还表示,4月份活期存款增速略有下降,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也符合预期。
“数据也反映出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确实存在,但企业中长期贷款比重不断上升,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亮点。”董希淼认为,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对于中小银行来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仍然非常必要。
贷款结构仍在改善空房
虽然财务数据总体上符合预期且合理,但专家也注意到了贷款数据的一些结构性问题。
根据央行数据,4月份,从细分行业来看,家庭贷款增加了52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了109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了4165亿元;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贷款增加347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41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823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874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417亿元。
“在家庭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了1093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增加了4165亿元,就其结构而言,这不是最好的。”徐洪才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太多的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份额接近相等,这应该是一个更健康的结构。”
董喜珍还表示,“4月份中长期居民家庭贷款增速过快,资金流动情况表明,部分城市房地产升温仍相当明显。”
标题:专家认为数据符合预期 资金流入房地产偏多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