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34字,读完约5分钟

全面的“二胎”政策实施至今已有三年,婴儿护理服务计划终于出台。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雇主提供婴儿护理,终身禁止虐待儿童相关人员……在婴儿护理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监管和约束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声音。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标准“官宣”

有官方标准

《意见》提出,2020年,初步建立婴幼儿护理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护理服务机构;到2025年,婴幼儿护理服务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健全,覆盖城乡的多元化、多元化婴幼儿护理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标准“官宣”

近年来,高价亲子早教园、幼儿园等层出不穷的社会现象交织在一起,背后是国内幼儿保育体系的不完善。与社会对婴幼儿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和发达国家婴幼儿护理服务的发展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育龄家庭的需求受到各种非专业力量和资金的控制,成本越来越高。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标准“官宣”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社会转型与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菊花认为,托儿服务的“供给不足和质量低下”是一个突出问题。“对3岁前儿童保育服务的需求不足,即使一些早期教育机构能够提供短期儿童保育服务,质量也往往难以保证。”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标准“官宣”

早在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针对全面‘两个孩子’政策实施后的新形势,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幼儿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幼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这为我国婴幼儿护理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标准“官宣”

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晓梅认为,要增加优质供给,不仅要弥补托幼服务的不足,还要将其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并从制度建设的高度进行系统规划,使财政支持和其他配套措施跟上。

支持雇主提供婴儿护理

“生个好孩子”作为弥补民生缺陷的重要内容,已经被国家置于重要位置。《意见》也从多个角度关注了婴幼儿护理市场的发展。《意见》明确鼓励地方各级政府通过政府补贴、行业指导和动员社会力量等方式,支持用人单位为工作场所的员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护理服务,如条件允许,可向附近居民开放。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标准“官宣”

在社区护理方面,《意见》提出加大对社区婴幼儿护理服务的支持力度,将大力推广的资源、服务和管理向社区倾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设立托儿所,招收2-3岁儿童。

数据显示,中国婴儿在各种托儿所的入托率仅为4.1%,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34%。其中,城市3岁以下儿童的入托率不到10%。目前,各地大部分公立幼儿园基本上都是3岁以下的幼儿,0-3岁幼儿入托机构整体数量严重不足。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80%的父母在考虑是否要第二个孩子时首先考虑公共服务因素;约70%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前是否得到照顾”也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晓梅还认为,“家庭育儿负担”是子女少而无的重要原因,而托儿服务的缺乏制约了“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大多数国家已经开始建立从青年到老年的终身公共服务体系。她进一步建议,“应提出合理的财政支持方法,并应研究全面的政策支持,如对家庭养育的减税和对代际养育的财政补贴。”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标准“官宣”

《意见》还提出了具体政策:鼓励地方政府探索与婴儿护理服务相关的育儿假和产假;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按照标准和规范,规划和建设新的居住区幼儿保育服务设施和配套安全设施;旧城区和已建住宅区内没有幼儿保育服务设施的,应当通过购买、置换和限期租赁方式进行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8月底前制定。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标准“官宣”

终身禁止虐待儿童相关人员

根据2018年中国早期教育蓝皮书,2017年中国早期教育的市场规模可能超过2000亿元。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庭早期教育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早期教育支出为500-1000元/月,占比最高,达到40%以上。

然而,由于缺乏制度管理,早期的教育机构属于纯粹的商业模式。在“疯狂逐利”和“鱼龙混杂”现象之后,司法途径只是一种“毯子机制”,不可能监督过程和事后追踪。例如,据江苏省12345举报平台3月21日报道,常熟市的吴女士说:“我们商业广场有4所早期教育机构,只有营业执照,没有办学资格。我希望政府尽快进行调查。”当婴儿护理市场疯狂运转时,质量已经脱离了链条,监管也在进行中。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标准“官宣”

但是,《意见》对婴幼儿护理服务机构提出了具体的程序和资质要求。《意见》要求举办非营利性幼儿服务机构的,应当在幼儿服务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设立部门或者民政部门进行登记;举办营利性幼儿服务机构的,应当在幼儿服务机构所在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建立健全婴幼儿护理服务机构登记制度、信息公示制度和质量评价制度,对婴幼儿护理服务机构实行动态管理。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标准“官宣”

鉴于此前备受关注的员工准入条件,《意见》提出,应依法逐步推行员工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虐待儿童等行为零容忍,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应终身禁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规定建立私人托儿所,享受与培训机构同等的不要求回报的各种政策,制定私人托儿所的管理措施,加强监督,通过社区和私人托儿所之间的合作给予一定的人均补贴。可以预见,《意见》出台后,将会有更多的配套措施和更具体的措施需要落实,婴幼儿护理市场的标准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题: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标准“官宣”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