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12字,读完约5分钟
大中型商业银行的管理调整仍在继续。5月8日,邮政储蓄银行(港股01658)宣布,银监会批准张津梁为该行非执行董事兼董事长。除了邮政储蓄银行之外,许多商业银行在这一年经历了人员调整的高潮。据《今日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1家商业银行的高管相继更换。虽然这一轮人事变动主要是由于年龄和工作调动,但也对银行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邮政储蓄银行的主席“解决了”
邮政储蓄银行行长任命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5月8日,邮政储蓄银行宣布,中国保监会批准张津梁担任该行非执行董事兼董事长。根据章程,张津梁将同时担任本行法定代表人和董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本行法定代表人自5月8日起相应变更。
2019年4月8日,邮政储蓄银行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选举张津梁为本行非执行董事的议案。同日,董事会审议并一致通过选举张津梁为本行董事长的议案。
据公开消息,张津梁是一位在中国银行(港股03988)会计部工作多年的老银行家。2003年10月至2016年1月,他担任会计部副总经理、it蓝图实施办公室主任、财务管理部总经理、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兼党委书记、中国银行副行长兼党委委员。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任中国光大集团党委委员、执行董事,中国光大银行(香港股票06818)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行长。自2018年8月起,张津梁担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19年2月,邮政储蓄银行成功晋升为国有银行,也是唯一一家尚未在a股上市的国有银行。此前,在邮政储蓄银行2018年度业绩会议上,张津梁表示将积极推进邮政储蓄银行a股上市,完成两地国有大银行上市。
他指出,a股回归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建立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与其他银行相比,邮政储蓄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上市可以有效补充一级资本。根据《邮政储蓄银行2018年年报》数据,截至2018年底,本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77%、10.88%和13.76%,比2017年底分别提高1.17%、1.21%和1.25个百分点。然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尽管董事长的任命已经确定,邮政储蓄银行行长的职位仍然空缺。
11名银行高管的人事变动
最近,大中型银行的管理经常发生变化。与之前2016年“副总裁”的离职不同,这一次,大多数董事和银行行长都发生了变化。据《今日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1家银行高管相继更换。在六大国有银行中,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工商银行董事长(香港股票01398)、中国建设银行行长(香港股票00939)和交通银行董事长(香港股票03328)等四家银行的高级管理职位发生了变化。其他商业银行,包括渤海银行行长、中信银行(港股00998)行长、招商银行(港股03968)副行长、平安银行副行长、江阴银行行长、盛京银行(港股02066)董事长和仍在上市辅导期的营口银行董事长均发生了变化。
银行高管离开公司后去了哪里?《今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与以往金融机构争相上网不同,今年的人事变动更多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例如,在离开中国银行后,陈思清,一位老银行家,填补了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空的空缺。交通银行前董事长彭纯成为中国投资公司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3月20日,中国建设银行宣布前行长王祖继因年龄原因已经退休。在本行2019年第二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披露的同一天,刘桂平被选为新行长。总结上述国有大银行的人事变动,可以概括为业务调整、组织决策和年龄退休。
至于股份制银行,根据渤海银行官方网站近日发布的公告,付刚不再担任本行董事和行长。根据渤海银行发布的2018年度报告,付刚的任期为2015年2月13日至2019年4月28日。中信银行执行董事兼行长孙德顺也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执行董事、行长、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委员、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
“国有银行领导层的换届与相关部门的换届有一定的关联。例如,政府的转型可能会在一定的环节上共同推动系统内银行领导层的转型。因此,在某一阶段将会形成一个所谓的“退潮”资本证券R&D部总经理王建辉今天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的金融供给侧改革中,需要一个新的战略布局,需要在领导层进行一些调整。
管理目标的改变
银行高管变动的最大特点是银行内部的晋升和调动。虽然这一轮人事变动主要是由于年龄和工作调动,但也对银行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教授刘成认为,调整商业银行高管是必要的,但应该越来越专业化,调整的步伐应该保持稳定。此外,银行高管的调整应以行业为基础。最好使用属于银行的资源,应该从外部少量补充。广泛轮换不利于银行的发展。
在金融技术的浪潮下,银行需要承担技术和数字化的使命。目前需要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王建辉进一步指出,在当今的智能和数字世界中,银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变得更强大、更聪明,而不是保持更大的规模。在未来的管理模式中,银行应朝着智能化、柔性化、层次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在不同领域运用科技手段,如何提供更加差异化的服务和差异化的经营战略是银行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标题:频现人事变动 多家银行高管“换血”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