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1字,读完约3分钟

6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决定从本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标准条件》(以下简称《标准条件》),同时废止符合标准条件的企业目录。这意味着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下降,一度对外资关闭的动力电池市场将会放开,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动力电池“白名单”成历史 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2015年3月,为了引导和规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标准条件》,明确了企业进入动力电池领域需要满足的条件。只有符合“标准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并获得新能源补贴。

动力电池“白名单”成历史 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下降,动力电池“白名单”在实施四年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早就在意料之中。2017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表示,动力电池应充分发挥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后续行业管理应注重事后监管,考虑不通过“白名单”对企业生产条件和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动力电池“白名单”成历史 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自2015年11月第一批符合“标准条件”的企业发布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发布了四批“白名单”,其中包括宁德时报、比亚迪、郭萱高新等57家企业。,但一些知名的海外电池企业从未进入目录。

因此,松下(Panasonic)和lg Chem等之前没有入围的外国电池巨头,有望通过取消“白名单”来打开中国市场。今年1月,lg化学表示将投资73亿元人民币扩大其在南京的电池生产线;本月12日,lg化学与吉利汽车签署协议,共同投资1.88亿美元成立动力电池公司。

动力电池“白名单”成历史 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一方面是外国巨头盖茨的敌人,另一方面,它有多余的低端生产能力。国内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变革。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容量为56.9千兆瓦时,而同期动力电池容量约为260千兆瓦时,容量利用率仅为21%。同时,新能源汽车电池高端产能存在缺口,这也是国内领先企业的主要方向。

据报道,国内很多企业,如《宁德时报》,已经实现了811ncm电池(高镍低钴三元动力电池,含镍80%的正极材料)的批量生产。811ncm电池因其更高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行业的主要趋势。传统汽车公司和新生力量已经表示,他们将在新能源汽车上搭载这种电池。

动力电池“白名单”成历史 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此外,一些企业已经将注意力转向动力电池的新应用场景——船舶电气化。去年9月,益威锂能宣布其子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已获得中国船级社的型式认证,适用于船舶和海上设施的动力电池。《宁德时报》今年1月与中国船级社武汉标准化研究所合作,共同推进船舶电池系统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应用;不久前,与连云港港口集团、中国船舶重工708、中国船舶重工712签订了港口纯电动拖轮研发项目。

标题:动力电池“白名单”成历史 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