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2字,读完约4分钟
Ic图
⊙记者王鹏○主编金
今年以来,随着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资金海外分配的热情不断高涨。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的信息,金创何新基金提交的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资格申请近日获得批准。此外,中欧、长城和加拿大民生银行等许多基金公司今年也提交了qdii业务申请。就产品线布局而言,许多公共基金并不局限于港股和美股等传统市场,而是瞄准了印度、日本和欧洲等“不受欢迎”的地区。
一些公众投资者表示,基金公司在安排海外产品时,不仅会考虑被投资市场与a股之间的互补性,还会结合经济繁荣、货币稳定、公司盈利能力等多种因素,寻找投资潜力最大的市场。
公开发行集中提交qdii资格申请
在金融对外开放的浪潮下,不仅海外资产管理巨头积极来华“绕地赛跑”,国内公共资金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也在不断升温。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消息,金创何新基金公司的qdii业务资格近日获批,该公司成为今年首家获得qdii资格的公募基金。
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以来,中欧、长城、民生银行、郑东资产管理、摩根士丹利华新、汇丰金鑫等6家基金公司均已提交qdii业务资格申请,而此前提交申请的中国邮政、安信、方正富邦、银河等多家基金公司仍在等待审批。
据统计,目前约有44只公募基金获得了qdii业务资格,但由于配额限制,一些公司仍处于“合格、无配额”的局面。根据东方财富选择的数据,最先获得qdii业务资格的华夏、嘉实、E基金、南方和上投摩根五家基金公司的最新qdii额度均超过20亿美元。
为了拓展海外业务,一些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选择设立海外子公司。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建行、鹏华等基金公司已提交了在香港设立子公司的申请。
招商局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海峰表示,中资投资机构“走出去”的第一步是在香港设立子公司。通过这样做,香港子公司可以打造一支具有海外投资能力的人才队伍,吸收海外金融机构先进的投资和风险管理理念,提升公司参与全球金融市场竞争的能力,为公司进一步“走出去”奠定人才和管理的坚实基础。
产品线布局趋于多样化
虽然公共基金的海外投资起步较早,但近年来,一些公司开始在欧洲、印度、日本等市场寻找新的机会。
去年6月15日,中国首只投资印度市场的公募基金——中国工商银行印度基金正式成立;今年1月底,TEDA宏利还成立了一只印度股票基金。在谈到我们为何选择测试印度市场时,一些公众投资者表示,印度股市与a股的相关性较低,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 India)与沪深300日收益率在过去10年间的相关性仅为0.3左右,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这可以有效分散风险。
此外,SDIC摩根基金在去年10月底设立了欧洲市场主题基金——SDIC欧洲电力战略股票qdii。在此之前,除了华安基金旗下的华安德国30(dax)etf外,很少有国内公共基金涉足欧洲市场。
今年6月12日,日本股市公布了四只etf,包括野村日经225etf、益方达日经225etf、华安三菱UFJ日经225etf和南方鼎锋etf。据悉,尚投摩根基金也将在近期发行积极管理产品投资日本股市。据行业分析人士称,日本许多高质量的中小企业是各个子行业的隐形领导者,这些隐藏的“宝藏”可以通过有效的研究发现。
白海峰表示:“公共基金在选择投资领域时,主要考虑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经济繁荣程度、货币稳定程度、在全球分工中的作用和增长趋势等。”
标题:创金合信QDII资格获批 公募“出海”热情高涨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