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7字,读完约4分钟
五月份全国物价上涨了多少?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了5月份31个省份的消费价格指数。据中信经纬的客户梳理,5月份14个省份的cpi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4个省的cpi涨幅超过全国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连续三个月出现“两次上涨”。从环比来看,上个月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0.1%,持平。
从各省来看,5月份河北、浙江、重庆、海南、广西、广东、湖北、江苏、湖南、河南、吉林、山西、山东和安徽等省的cpi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和陕西的cpi同比增幅与中国5月份持平。
河北省5月份cpi同比增长3.3%,连续两个月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河北的cpi在8个月后再次升至“三倍”。浙江5月份的cpi同比增长3.2%,位居第二,其次是重庆,为3.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董亚秀表示,在食品方面,新鲜水果价格处于历史高点,同比上涨26.7%,猪肉价格上涨18.2%,新鲜蔬菜价格上涨13.3%。
5月份,新鲜水果价格上涨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日,商务部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司司长指出,苹果、梨等品种受短期供求变化、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最近,随着气温的上升,时令水果的市场容量逐渐增加,各种水果的价格呈下降趋势。我国生果产品丰富,产销平衡,年生产量和供应量有保证,完全能够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北京的价格涨幅最小
5月份,31个省的cpi同比增幅最低的是北京,仅为1.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9%,非食品价格上涨0.9%。值得注意的是,北京cpi连续两个月在中国增幅最小。
北京市消费价格的主要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消费价格的主要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信经纬客户对比北京和全国的消费价格数据发现,5月份北京非食品消费同比增长0.9%,远低于全国非食品消费增长1.6%,全国服务消费增长两倍于北京。
中泰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杨昌在接受中信经纬客户采访时表示,非食品类cpi比重高于全国水平。北京的消费结构以服务消费为主,恩格尔系数很低,食品支出相对较少,而5月份价格上涨的主要品种是食品,尤其是水果和鸡蛋。北京的食物重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而抑制了cpi的同比增长。
专家:未来价格应该能够保持稳定运行
未来的价格趋势是什么?在杨昌看来,总体物价涨幅并未超出预期,5月份环比涨幅也不大,因此后续cpi不太可能突破3%。在保证供应、控制价格、季节性水果上市等后续控制措施的影响下,未来水果价格上涨趋势可能会放缓。与此同时,尽管在政策的推动下,地方基础设施项目有望在第三季度推进,但政策意图仍然是稳定经济,而不是刺激经济。预计未来经济需求相对稳定,不存在大幅提价的宏观条件。总的来说,价格应该能够保持稳定运行。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表示,5月份食品类cpi价格上涨主要受新鲜水果和鸡蛋价格上涨的影响,预计随后新鲜水果和鸡蛋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如果6月份生猪价格没有快速上涨,cpi同比增幅可能会放缓。
海通证券(Haitong Securities)分析师蒋超认为,自6月份以来,与5月份的平均值相比,新鲜水果价格有所下降,生猪价格略有反弹,蔬菜价格持续下跌,食品价格持续下跌。预计6月份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将同比略有下降。最近,国际油价大幅下跌。6月11日,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调465元和445元/吨。预计非食品类cpi在受其拖累时也将略有下降。总体而言,预计6月份cpi将回落至2.6%。
标题:5月各地物价涨势如何? 河北领涨全国北京涨幅最小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