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62字,读完约7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月16日电(记者李东阳)2019年1月4日,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办、青年体质研究中心和吴芳圣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青年体质研究中心网络监测干预评价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博物馆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学生体质发育、体质健康问题、体质干预措施等问题,同时就“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网络监测标准化与干预”监测站和监测点建设进行了广泛讨论,以进一步制定青少年体质健康网络监测的标准化手段,制定不良干预方法,为提高和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开辟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与会者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东阳合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东阳/照片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甄志平就青少年体质监测的发展趋势作了主旨发言。甄志平简要讲解了“体质因素”、“体质”等专业知识,并列出了某大学高学历人群的十大慢性病,其中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和高血压的人数特别多。严志平指出,不健康的饮食、不锻炼、吸烟和环境污染是影响体质的因素;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肺活量水平下降,部分身体素质不同程度下降,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甄志平展示了2017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数据。数据显示,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全国数据中,大学生体质健康失败率最高,为26.1%。甄志平说,《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数据库》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如下:哪些指标不同?差距在哪里?哪些族群有差距?在什么年龄和什么时候,差距扩大了?是什么导致了城乡、地区、民族和年龄组之间的差距?学生体质数据与国家社会、经济、教育、环境、健康等大数据有什么关系?甄志平还简要阐述了“体育运动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脑结构变化和脑发育机制研究”、“体育运动促进发展的靶向方法”、“体育运动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提高人体体质的量效关系和机制”、“大数据与体质评价标准”等研究课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东阳/照片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科学研究所高级实验员胡水清做了题为“3-6岁儿童运动发展评价研究”的主题演讲。胡水清展示的数据比较了2000年和2014年3-6岁儿童的几个数据。数据显示,2014年3-6岁儿童身高和体重增加,10米折返跑平均时间缩短,立定跳远平均距离增加,网球投掷平均距离减少,步行平衡木平均时间增加。胡水清说,从数据中可以看出,3-6岁儿童发展迅速,但身体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上肢力量和平衡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胡水清认为,单一的身体监测指标不能全面评价儿童的运动能力,不能满足促进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需要。胡水清展示了动作发展阶段的模型,描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特点。在3-6岁儿童阶段,动作模式的发展是其运动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给出了国际上常用的tgmd-3总运动发展量表,并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一些运动特点。胡水清指出,在3-6岁儿童阶段,应关注儿童的运动发展,更多关注运动发展滞后的儿童,通过正确引导、反复练习和多样化的运动形式,促进其运动模式的发展。最后,作为体育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胡水清指出,体质评价、运动发育评价等测试和评价手段是对体育教学质量和国民体质的一种测试和监控手段,而不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教育应使儿童从运动中获得乐趣和自信,培养良好的体质和一定的运动技能,了解体育相关知识,积极形成规律的体育生活方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东阳/照片
河北省石家庄大学人类健康促进与管理合作创新中心副主任李莉做了题为“青少年疾病干预措施研究”的主题演讲。李莉首先解释了九种常见不良姿势的特点和危害:头向前、肩高和低、脊柱侧凸、圆肩驼背、骨盆翻滚、骨盆向前、O形腿、膝关节过伸和足外翻。在解释高、低肩姿势形成的原因时,李莉提到,当孩子年幼、身高较低时,父母经常将孩子的手放在一边走路,孩子长时间处于单臂受力状态,左右肩姿势不平衡。从长远来看,很容易形成高低肩的姿势。李丽也讲了一个案例。一个孩子的父母报名参加了乒乓球班。这孩子年轻,个子低。乒乓球桌是为成年人准备的。如果孩子不得不去够球,他只能单方面倾斜和用力。经过几个月的练习,他形成了高、低肩和脊柱侧凸的姿势。李莉还提到,O型腿的成因与儿童年幼时使用助行器有很大关系;膝盖过度伸展的原因之一是舞蹈课练习过度的腿部按压。外翻的原因与当前道路过于平坦和儿童过早穿鞋有关,这不利于足弓的形成。李莉提到一项数据,婴儿爬行时间应超过500小时,这有利于婴儿发育过程中感觉统合系统和脊柱的发育。如何以及何时纠正不良姿势?李莉说,这种不良姿势是由“肌肉力量的功能失衡”——即“运动肌肉和拮抗肌肉的失衡”——造成骨骼正确位置的改变。通过功能性力量练习平衡肌肉力学,可以达到良好的不良姿势矫正效果,5-12岁是不良姿势矫正的最佳时间。李莉还介绍了一些纠正不良身体动作的常用方法。
石的讲话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东阳/照片
青年体质研究中心科学研究部主任石作了题为“青年体质评价新方法研究”的主旨发言。
青年体质研究中心网络监测干预评价研讨会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东阳/照片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教育文化工作部部长、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青少年体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郑、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焕斌教授、石家庄个案学校院长教授、河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书记俞瑞敏教授分别致辞。
相关信息:
青年体质研究中心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发起。致力于加强对《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高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七部门联合发布的《青少年体育促进计划》中提出的青少年肥胖、近视、脊柱侧凸、骨骼健康和心理认知等重要问题的研究。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数据收集,对其身体健康、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进行评价,得出综合结论,并提出预警和早期干预的论证,从而更好地为青少年服务。
青少年体质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推广“青少年体质评价系统”,为3-13岁儿童提供身体姿势、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标准化检测和评价。在共青团中央影视网络中心的支持下,首先建立了河北省体质姿势检测网络系统。测试仪器包括:人体形态评估系统、儿童身体成分评估仪、骨密度检测仪、动作模式评估板和体能评估卡等。在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的领导下,在政府、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下,利用青少年体质测试与评价系统app,免费测试与评价,提供测试报告,建立了“全国青少年体质数据库”,同时找出了针对体质问题的干预方法,研究和实践了通过科学的各年龄段体育运动提高体质的方法和建议。开展全国性的公益宣传活动,唤起全社会的共鸣,通过线下服务的网上推广实现持续跟踪和持续引导,从而建立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体育习惯,为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标题:青少年体质体态健康研究中心网络监测干预评估研讨会在京举办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