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9字,读完约3分钟
娃哈哈、老干马等企业曾是坚持不上市的企业代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上市的知名企业越来越少。最近,曾经坚持不上市的娃哈哈逐渐向外界释放了考虑上市的态度,上市对企业家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对于娃哈哈来说,如果仍然严重依赖以前的渠道模式,可能不利于娃哈哈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娃哈哈的战略转型,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各种因素,如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策略,上市似乎是娃哈哈的考虑方向之一。在a股市场,投资者或多或少偏向于企业上市。主要原因是投资者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即企业没有融资就不能上市,股票市场在本质上仍然是财富资金再分配的渠道。然而,多年来,大股东利用股市实现财富激增的现象频频上演,而普通投资者却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赚钱。归根结底,它来自股票市场财富基金的再分配。这一时期财富基金再分配是否存在不合理性,无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的扩张速度确实惊人。其中,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从1000家攀升至2000家,前后耗时10年;上市公司数量从2000家攀升至3000家,前后耗时6年。至于从3000家上市公司变成3700家上市公司,只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此外,对于新三板市场来说,近年来扩张速度更加明显,上市公司数量基本实现了跳跃式增长。现在,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达到一万多家。
企业上市是全球市场的普遍现象。然而,这种普遍性和常态性是基于股票市场优胜劣汰的持续有效的效率。有一些优点和缺点,并结合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包括集体诉讼制度和高成本的市场违规等。,保障市场持续稳定运行。
纵观国内股票市场,虽然优胜劣汰的功能近年来在逐渐改变,但从市场功能定位的问题来看,股票市场仍然属于大股东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真正能在上市时给投资者带来真正投资回报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但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财富飙升并积极套现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国内投资者对企业上市存在偏见,这也是投资者尊重并坚持不上市的原因之一。
从福耀玻璃、格力电器到贵州茅台、万科A,这些企业始终获得很高的市场知名度。归根到底,它仍然离不开企业多年的持续经营,这给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金钱和白银回报,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声誉。然而,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它毕竟还是少数。然而,企业上市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也是双重的。关键在于上市后企业对投资者的态度以及上市后如何利用好资本市场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娃哈哈,一个品牌,伴随着许多人的成长。考虑到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考虑上市仍然是值得理解的。然而,关键在于公司未来上市后能否给投资者带来真正的投资回报,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品牌形象和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
标题:投资者为何对企业上市带有偏见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