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9字,读完约3分钟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国家确定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其农业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80%以上。人民银行临夏州中心支行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利益,牢牢把握市场导向、民生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群众需求和现金服务体系不完善、小面额人民币清洁度低、边远农村地区侵犯假币等重大问题,审时度势,细化措施,强化监管,有效解决了小面额货币供应问题。 兑换残损货币和人民币防伪,使泉州人可以用“满意的钱、干净的钱和放心的钱”。
让群众用“满意的钱”。中国人民银行临夏中心支行坚持市场导向和需求导向,在一些没有发行银行的县域金融机构设立现金调剂中心,构建了“以发行银行为主、以调剂中心为辅”的现金供应体系。本行深入使用现金较多的县乡镇,开展人民币服务暗访和满意度测评,了解人民群众现金需求的特点和结构分布,科学合理配置凭证结构,满足不同市场主体对大、中、小面额凭证的需求。本行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和座谈会,引导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增加农村小额人民币金额,满足各族人民换钞和日常生活的需要。2018年,临夏州在10元和5元以下的小面额投资总额为1.99亿元。
让群众用“干净钱”。针对小面额人民币损毁严重、不干净的现状,中国人民银行临夏分行发布季度回收损毁人民币计划,加强人民币收付业务日常监管,检查部分银行网点现金质量和损毁货币兑换情况,督促金融机构加强现金运营管理,免费兑换损毁人民币,优化现金服务环境。本行积极帮助群众清理因保管不善造成的人民币残缺污损,如火灾、鼠咬、浸泡、霉变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损失,不遗余力地为群众解决问题。2018年,我行签发84张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凭证,鉴定受损货币26万元,帮助群众挽回近20万元损失;组织金融机构提取10元和5元,损坏小面额凭证金额达到1.59亿元。
让大众使用“安全货币”。中国人民银行临夏中支行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喜欢用现金结算和缺乏金融知识的实际,引导金融机构发挥反假币联络机制的作用,建立农村反假币工作站和宣传基地,选拔一批素质较高的村民担任农村反假币义务宣传员,将反假币工作的重点下放到基层。本行加强对金融机构假币监管站柜台人员和志愿宣传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传授假币防伪特征知识和假币识别技能,帮助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在反假币宣传工作中,本行贴近民族地区宗教文化影响广泛的现实,组织开展了“走进寺院、走进学校、走进节日、走进乡村”系列宣传活动。其中,清真寺的宣传活动有效地构建了“一个伊玛目影响一批信教群众,一个清真寺带动一个村庄”的宣传格局,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识别和辨别假币的意识和能力,对防止和阻断农村假币流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截至2018年底,本行已建立19个农村反假币工作站和3个宣传基地,查获假币18万元。
标题:让群众用上“满意钱”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