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88字,读完约6分钟
“投资者网络”约旦
德占健康(000813.sz),一个工业大麻概念股票,已经再次测试。3月9日,德展健康披露了与汉中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中集团”)和汉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马投资”)签署的大麻健康产业合作框架协议。4月27日,德展健康公布了2018年度报告和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这两份报告在收入和销售费用方面都存在争议。5月21日,德展健康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大麻合作及年报财务问题的询证函。当时,股票价格暴跌。截至5月31日,德展健康的股价已跌至8.04元。与3月份14.25元的高点相比,亏损已超过40%。
此前,德展健康因其仿制药“阿乐”而受到投资者追捧。根据公开信息,“阿乐”是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的首个仿制药,立普妥是辉瑞在中国的一种类似降脂药物。从1996年到2017年,后者的全球累计销售额约为1500亿美元,是第一种总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药物。在国内市场,“阿乐”始终保持着9%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抗脂质药物中排名第三。截至2018年12月31日,阿乐(10毫克)年销售额达到1.91亿盒。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4+7”采购政策的实施,行业格局发生了迅速变化。“阿乐”也受到了影响。根据德展健康的最新公告,“阿乐”2019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下降40.27%,销售单价下降35.38%,毛利率下降4.98%。似乎感觉到危机即将来临,德展健康开始增加工业大麻领域,并成立了大麻制药公司今年。然而,相关的国内政策并未批准工业大麻可用于医疗用途。
针对上述问题,“投资者网”致信德展健康。截至发稿时,对方没有置评。
“阿乐”收入下降
据公开信息,德展健康最初是天山纺织,其业务主要是羊毛纺织品。2013年,天山纺织重组资产,增加新的矿业。2016年,公司再次重组,将原有的毛纺织和矿业资产纳入嘉林药业100%股权,转型为医药行业,成为医药上市公司。
子公司嘉林药业转型为医药企业后,成为德展健康的全部收入来源。目前,德展健康的全资子公司嘉林药业专注于心脑血管药物和抗肿瘤药物。上面提到的“阿乐”就是由这家子公司生产的。财务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嘉林药业的收入分别为14亿元、22亿元和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3%和48%;净利润分别为6亿元、7亿元和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0%和17%。然而,这种增长并没有持续下去。2019年第一季度,德展的健康收入和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分别为4亿元和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8%和32%。
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德展卫生解释称,由于“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正式实施,11个集中采购试点城市的“阿乐”单价大幅下降,降幅达83%。据公开信息,“阿乐”于2018年12月17日中标集中采购。
根据公开信息,“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是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已经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和广州、深圳、厦门等七个城市进行了试点。具体内容是结合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制定、医疗保险支付价格的确定和药品采购价格的协商,以国家为单位进行药品集中采购。在政策的实施下,获奖药品的平均价格下降了52%。
事实上,德展健康并不是唯一一家遭受政策下行波动的制药公司。根据投资者汇编的公开信息。自从政策实施以来,大多数成功和失败的制药公司都被卖掉了。其中,中国生物医药(01177.hk)公司在降价93%后赢得了收集抗乙肝药物的竞标,随后其股价下跌了约30%。然而,恒瑞医药(600276.sh)的产品未能中标后,其股价下跌超过20%,市值从3000多亿元的高点跌至2000亿元左右。
一些内部人士告诉投资者。com表示,目前,国内制药企业主要依靠高利润的仿制药带来的利润来支持新药研发。当仿制药通过降价赢得竞标,收入被压缩时,将会引起市场对收入是否能够覆盖R&D投资的担忧。另一方面,当仿制药的高毛利不存在时,它将迫使制药公司转变为具有更高利润的创新药物。信达证券(Cinda Securities)分析师顾表示:“对于仿制药企业而言,未来部分可能会回落至加工制造的估值水平,创新药物的估值有望提高。”
据了解,德展健康目前在R&D的定位是“模仿创新,模仿与创新相结合”,即仿制药主要是自主研发,创新药物主要是从国外进口。
随着“阿乐”收入的下降,德展健康也减少了其R&D开支。根据财务报告,该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在R&D的投资为1100万英镑,同比下降47%。在2018年年报中,德展健康表示将“持续大力推进R&D投资”。
大麻的应用可能有限
虽然主要业务受到政策限制,但德展健康也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超重工业大麻领域。
3月9日,德展健康宣布已与汉中集团和汉马投资签署《跨国股权收购及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并计划以4亿元收购汉中集团持有的汉马投资25%的股份。协议达成后,双方将在大麻健康产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另外,德展健康将分别于2019年3月9日和2019年3月11日向汉中集团支付7000万元和3000万元,其余3000万元将由交易双方以银行联名账户的方式使用和管理。深圳证券交易所就此次合作向德展健康发出了询证函,要求其说明剩余3亿诚信资金的支付时间和存储方式。对此,德展健康回应称,公司已于4月9日支付了1.5亿元的真诚款项,总金额为2.5亿元。对于剩余的1.5亿元的付款安排,德展健康没有回应。
签署框架协议后不久,德展健康重新安排了大麻市场,并于5月8日宣布与汉马投资子公司汉益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和自然人苗焕辉建立合资企业,以促进公司在工业大麻领域的应用布局,开展大麻素类化合物的研究,并宣传cbd(大麻二醇)在治疗罕见疾病和癌症方面的作用。在公告发布的当天,德展健康关闭了其每日限额。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强工业大麻管制的通知》,中国的工业大麻仅限于纤维和种子,从未被批准用于医药和食品。(思考金融产生了)■
标题:遭遇政策围城的德展健康:头牌产品营收下滑 加码工业大麻能否解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