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2字,读完约4分钟
中信证券(香港股票06030)对广州证券的收购正式进入监管审查程序。
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显示,中信证券提交的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申请已被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同时还收到了当天提交的“证券公司变更5%以上股权及实际控制人审批”的申请材料。
虽然收购尚未谈妥,但广州证券最近动作频繁,至少有10个省市撤销了分支机构,这被市场解读为根据收购需要整合资源。
中信证券的收购被视为证券业新一轮并购的开始。近日,天丰证券拟收购恒泰证券29.99%的股权,证实了这一判断。民生证券(Minsheng Securities)董事长冯鹤年早些时候表示,从过去的M&A案例来看,并非所有并购都具有1+1大于2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考虑公司自身的战略需求,找到一个好的机会,这是不可或缺的。
中信并购
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中信证券申请变更5%以上公司股权的对象和实际控制人的批准申请,或越秀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金孔有限公司。
去年12月25日,中信证券发布了相关的并购计划,并计划发行股票购买广州证券100%的股份,震惊了业界。
根据收购计划,中信证券从越秀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剥离广州期货和金鹰基金股权后,以134.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广州证券100%的股权;为此,中信证券计划发行7.93亿股。交易完成后,越秀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金控持有中信证券6.14%的股份,成为中信证券的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5月27日,中信证券召开了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的12项议案,均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股东的审议通过。随后,中信证券开始履行监管审批程序。
至此,收购离尘埃落定不远了。
根据行政许可审查程序,申请材料收到后不需要补充的,中国证监会将予以受理。然后,将给出两个书面反馈和书面答复,并做出授予或拒绝许可的最终决定。
广州证券频繁变动
虽然收购尚未完成,但广州证券近期动作频繁,至少有10个省市撤销了分支机构,这被市场解读为根据收购需求调整资源。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批准广州证券取消青岛和宁波两个分支机构以及上海陆家嘴证券营业部;进入5月后,广州证券集中申请撤销分布在东北、华北、湖南、福建的部分分支机构,同时也申请撤销在海南、贵州的分支机构。
中信证券此前回应监管质询称,广州证券未来将定位为中信证券在华南地区的子公司,业务领域将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深圳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和贵州省,以进一步巩固其在华南地区的业务竞争力。
此次交易完成后,中信证券在广东省(不含深圳)的网点总数将从18家增加到50家,预计将进入广东证券经纪业务的第一梯队。与逐一设立新营业网点的方式相比,本次交易可以一次性获得广州证券的营业网点,可以大大降低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快速增加中信证券在广东省的营业网点和客户渠道数量,有助于增加公司在广东省的市场份额,增强区域竞争力。
掀起新一轮并购浪潮
中信证券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反周期收购、顺周期融资”的资本补充模式。自2004年以来,万通证券、华夏证券、金通证券和CLSA成功并购整合,扩大了国内业务规模,开拓了海外业务布局。
天丰证券的非银行分析师夏长胜和罗祖皖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认为自1985年第一家证券公司成立以来,中国证券业经历了五次并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信证券的并购整合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并购,中信证券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和净资产均大幅增加。2006年,中信证券的净利润达到行业最高水平,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中信证券积极收购广州证券,预计这将是新一轮券商并购的开始。5月28日,天丰证券宣布已与北京青云洲际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交易对手签署意向股权收购协议,并计划收购其持有的恒泰证券29.99%的股权。如果此次收购成功,将成为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之后,证券业又一次重大的并购案例。
民生证券董事长冯鹤年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2015年以来,证券公司整体资本规模持续扩大,证券公司以资本为主的业务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份额和行业利润越来越集中在顶级券商身上。资本规模已经成为衡量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未来行业中也不排除会有更多类似的案例。
标题:中信证券并购广州证券正式进入监管审核流程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