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6字,读完约4分钟

定向RRR减息直接针对县域金融体系,将显著提升服务县域中小银行的金融实力,促进中小银行降低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使小微企业轻而易举地走向战斗。这次有针对性的RRR减息不仅是一次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而且还着眼于建立一个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框架,改革和优化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经济日报:准备金制度改革利好小微企业

从5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约1000家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8%,释放的2800亿元将用于这些银行的对口小微企业。

这一次,一些市场参与者将有针对性的RRR削减称为“小RRR削减”。之所以称之为“小”,是因为此次定向RRR降息释放的资金规模很小。与去年以来的4000亿元到8000亿元相比,这2800亿元的规模是很小的;另一方面,此次RRR降息覆盖的是扎根基层的小银行和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客户规模相对较小且“小”,主要是民营小微企业和“三农”。

经济日报:准备金制度改革利好小微企业

但是,目前,“小幅度降低标准”可以起到“四两”的作用。去年以来,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从外部看,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态势和货币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增加;从内部来看,在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的叠加下,地方政府债务的金融监管力度加大,社会信用收缩,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下降,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经济日报:准备金制度改革利好小微企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供给,降低贷款成本,准确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增加有针对性的中小银行RRR减息,所有发放的资金都要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确保小微企业融资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同时,建议建立政策框架,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经济日报:准备金制度改革利好小微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更小范围的有针对性的RRR削减直接针对县财政系统,这可以说是正确的良药。这将显著增强服务县域中小银行的金融实力,促进中小银行降低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同时,也避免了金融市场因“扔辣椒面”造成的流动性过剩。

经济日报:准备金制度改革利好小微企业

更重要的是,这次有针对性的RRR降息不仅仅是一次例行的货币政策操作,而是着眼于建立一个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框架,改革和优化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在对中小银行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后,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形成一个更清晰、更简洁的“三级两优”的基本框架。“第三档”是指:第一档,对于大银行来说,存款准备金率更高;第二档,中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略低于第一档;第三,为县服务的银行应该有一个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是8%。“两优”是指在三个基准等级的基础上有两个优惠:一是大银行和中型银行符合普惠金融定向RRR减债政策的评估标准,可享受0.5或1.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优先;第二,如果服务于该县的银行新存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地方贷款评估标准,它可以享受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优惠。

经济日报:准备金制度改革利好小微企业

当前,进一步明确存款准备金政策框架,降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改革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信贷资金配置。同时,也增加了中小银行政策的确定性,有利于支持中小银行更好地实施长期规划和资金安排,增加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

经济日报:准备金制度改革利好小微企业

在储备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改革消除利率决策过程中的垄断因素,从而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重要的是,中国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隐性成本,从而降低小微民营企业的实际交易成本,使小微企业能够轻装上阵。

标题:经济日报:准备金制度改革利好小微企业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