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8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应该警惕土地市场过热,避免高地价导致的高房价。同时,也应该看到,土地市场过于低迷,房地产开发企业缺乏开发和投资新项目的积极性,不一定是好事
地方政府要密切监控,细化控制措施,提高针对性,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自3月以来,个别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和价格略有上升。对此,有观点认为,楼市正在迎来“小阳春”,并将继续升温。房地产市场真的会迎来一个更受欢迎的场景吗?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楼市的整体情况并没有改变。
政策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趋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坚持住而不炒的方针,实行“一城一策一市一策,市政府负主要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发布了一条消息,称“一些热点城市的住宅销售正在回升,土地市场正在回升,这需要高度重视。”同时,根据稳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确定的月度分析、季度评估和年度评估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对2019年第一季度房价和地价波动较大的城市给出了预警提示。
此外,地价和房价也密切相关。最近,土地市场非常抢眼。在杭州、广州、武汉、苏州、厦门等城市,土地市场相对活跃,一些知名房企有强烈的土地收购意愿。在这方面,自然资源部最近再次强调住宅用地供应的“五类”调控目标。其中,如果消化周期超过36个月,应停止土地供应;36至18个月内,有必要适当减少土地供应;在18至12个月内,维持土地供应的水平;12至6个月内,应增加土地供应;6个月以内,要大幅度增加和加快土地供应。
业内专家表示,要防止土地市场过热,避免高地价导致高房价。与此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土地市场过于低迷,房地产开发企业缺乏开发和投资新项目的热情并不一定是件好事。要辩证看待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土地供应的冷热程度。
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3803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1-2月高0.2个百分点。对此,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胜勇近日表示,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房地产投资增速略有加快。这主要是因为住房价格普遍稳定,住房建筑面积和新建筑面积反弹更多。同时,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好水平,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加快,有利于缓解部分地区房价上涨压力,增加房地产供应面积,更好地实现市场供求平衡。
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形势,毛胜勇认为,总体而言,市场有望保持稳定,房价和地价也保持稳定趋势,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的房价存在差异,这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
专家表示,“留而不投机”的定位没有改变。目前,需求的改善、刚性需求以及新型城镇化推进带来的新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整个房地产市场。然而,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市场稳步发展,投机性需求已被该市的政策有效抑制。
可以预见,在“以城制城”的政策下,地方政府有义务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在出现过热趋势时及时进行调整和降温,并采取一定措施,为市场低迷、出现向下掉头的城市激活市场。
然而,房地产市场很难监管,往往“一管会死,一管会乱”。地方政府要密切监控,细化控制措施,提高针对性,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经济日报记者虞书)
标题:“房住不炒”政策定位未变 楼市仍以稳为主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