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8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日章
随着组织和消费者之间通过数字渠道的互动越来越多,建立双边信任关系势在必行。4月25日,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公司益博瑞发布了《2019年亚太欺诈与身份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根据中国大陆、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泰国、越南和澳大利亚的6000名消费者和590多家企业的意见,《报告》研究了在当今频繁使用和更新的数字环境中,建立消费者信任的途径和企业的对策,并指出可靠的在线关系取决于企业能否在提供安全环境的同时提供无缝的消费体验。
安全方便≠跷跷板
“在很大程度上,过去企业只要通过数字渠道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就能完成工作,但现在是企业思考如何让数字渠道赢得消费者信任,从而创造更大价值的时候了。”益博瑞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黄健表示:“随着欺诈事件的增多,企业迫切需要采用先进技术来改善消费体验,同时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
该报告发现,消费者更注重数字体验的安全性,而不是它的便利性。数字渠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方式,从面对面的交易转变为基于信任的匿名交易。然而,建立可靠的数字关系既困难又耗时,这就要求企业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和便捷的客户体验。在数字体验方面,亚太地区的消费者最重视安全性,83%的中国大陆受访消费者对此表示赞同,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一。
同样,中国大陆企业也更加注重客户数字体验的安全性。在中国大陆受访企业中,只有48%的企业倾向于优先提供准入许可,而57%的企业通过收集更多个人数据,让消费者获得更安全的交易体验。
然而,认为网络安全和便利是两种对立力量的传统观点已经过时。通过增加投资,企业可以打击欺诈,并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在线体验。只有这样,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才能建立起牢固的相互信任关系。
易博睿大中华区决策分析业务总经理黄建明表示,安全性和便利性并不是跷跷板的两端。通过采用先进的认证技术或欺诈管理解决方案,可以逐步实现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完美结合,这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还优化了他们的消费体验。黄建明认为,在这方面,中国的做法领先于亚太地区和世界。“通过不断增加对高级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投资,以及使用行为生物识别和物理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中国一些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已经实现了降低认证过程中的风险和错误。从而更好地防止身份盗窃和欺诈交易。”
新技术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根据该报告,尽管消费者对传统方法仍有信心,但接触过物理或行为生物识别、账户信息、人工智能和客户身份识别程序的消费者会比没有接触经验的消费者更信任这种先进方法。
目前,消费者最常用的四种安全认证方法是密码、pin码、物理和生物识别以及安全问题。在整个亚太地区,3/4的消费者认为,如果将生物识别(无论是物理的还是行为的)引入网上银行业务,他们对银行安全措施会有更强的信心。
如今,先进的认证方法正在中国大陆迅速实施,甚至领先于新加坡和日本等发达地区。该报告显示,中国大陆至少有1/3的消费者采用了高级认证方法作为日常操作,中国大陆80%的消费者将生物识别列为能够提升网上银行体验的十大功能之一。
黄建明表示:“益博瑞的反欺诈和身份认证团队在全球拥有近300名专家,致力于保护客户身份,有效协助政府、医疗、金融服务、零售/电子商务、保险、电信等领域的客户打击欺诈活动。”
根据该报告,在中国大陆愿意与企业共享个人数据的消费者中,76%的人认为他们愿意共享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因此,如果企业有机会提供更安全、更好的数字体验,消费者可能会更愿意分享他们的个人数据。
同时,消费者信任能够公开透明地使用他们信息的企业。在中国大陆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78%的人同意这一观点。62%的中国大陆企业计划增加投资,积极提高用户信息使用的透明度,这一比例高于亚太地区的58%。
“开启新的数字化生活方式将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巨大回报,但这一过程也伴随着挑战。”黄健补充道:“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公司,益博瑞致力于通过新的数据和分析工具帮助企业打击欺诈和实现决策自动化,从而成功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赢得客户的信任。”
标题:反欺诈与身份识别,中国领先亚太区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