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22字,读完约9分钟

记者调查了江苏、浙江、福建三地民营企业和银行业服务的小微企业的情况

有新的措施来打破融资瓶颈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制图:安迪

今年以来,大力出台了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等相关政策,改善了企业的融资环境,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近日,记者来到江苏、浙江和福建,调查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银行服务。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三地积极探索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新途径,因地制宜推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资金准确流向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目前贷款期限已改为三年,企业续贷不再困难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宏亚眼镜厂是当地的一家小型制造企业。今年3月,由于生产规模扩大造成流动资金短缺,企业向临海农村商业银行申请生产经营周转金贷款。

虽然这是第一次向银行申请贷款,但只花了五天就获得了800多万元的贷款。贷款期限为3年,第一年和第二年每年还款140万元,第三年剩余540万元。

“我们每年都发放分期贷款,并按比例归还本金。没有必要担心为贷款展期筹集资金。这种还款方式也符合我们的生产和利润周期。”洪雅眼镜厂的法定代表人金冠顺说。

长期以来,银行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大多是一年期的短期贷款,但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往往较长,这就导致了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现象,这不利于稳定企业的长期投资信心,也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一次性发放中期贷款可以个性化地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避免贷款期限与企业支付周期不匹配造成的资金中断。”临海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洪泉说。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三年期流动资金贷款正在浙江推广。在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信贷资金的稳定性比资金的价格对企业更重要。“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不是把钱给企业,然后让它去。相反,它强调银行应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计量和后期的动态监管。这就对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外资和资本情况,同时加强优质服务和风险控制。”台州银保监分局党委书记曹广群说。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中小银行是小微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今年,大型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应增加30%以上。如何在市场上找到更多的新客户?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模式如何既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能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今年,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普惠金融部门,配备专门人员为小微企业服务,并投入大量金融技术来改进服务流程。大银行不适合单一家族企业贷款,我们将沿着供应链的上下游寻找和挖掘客户。”工行临海支行行长许表示。

台州道威餐饮企业管理公司正享受着金融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这家小型餐饮企业在中国拥有近700家专卖店,公司每天向专卖店配送肉酱和意大利面。随着加盟店的增加,进出的货物量日益增加,企业的资金结算过程也越来越复杂。“以前使用的管理平台系统不稳定。每50家加盟店都需要安排一名内部员工来核实订单并退回货款。有时业务量太大,账户太晚,无法在同一天处理。”该公司总经理何林航说。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临海工行在了解了企业的困难后,量身打造了电子供应链销售平台,与公司内部管理平台相连接,提供采购订单下单、物流、支付、结算、财务管理等“一站式”金融服务,简化了繁琐的下单、支付、结算流程。“现在公司可以随时在线审核,及时发货,检查订单,自动结算。将来没有必要担心扩大特许经营店的规模。”他对林航说。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在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采用差异化定价方式,实现“一户一价”,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贷款利息3000多万元;在浙江,农行发起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帮助优质民营企业解决股权融资问题,缓解流动性压力;在福建,兴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以碳排放配额为抵押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盘活企业“碳资产”,使信贷资金真正“绿色”...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解决融资问题的联合协商机制和尽职调查豁免机制

在调查中,银行和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士普遍反映,在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困扰金融机构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难以充分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水平;其次,不良贷款的问责机制使员工不敢放开手脚为私营和小微企业服务。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近几年来,浙江义乌蒙娜袜子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受到担保链风险的影响,一度陷入流动性危机。当时企业涉及袜子制造、房地产、金融等行业,贷款金额约30亿元,对外担保金额约16亿元。

“当时,监管机构、地方政府和银行都去企业那里寻找风险基础。他们认为企业主营业务不错,财务相对规范,没有发现过度投资和挪用信贷资金的情况。主要风险来自共同担保,需要帮助。否则,只要银行贷款,企业就很难有喘息的机会,风险就会再次传导,扩散到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和担保圈内的企业。”金华银保监分局党委委员姬旭表示,他们协调地方政府和贷款银行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剥离重固定资产,整合资源,发展高端智能制造。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3月28日,主要牵头行中国农业银行义乌分行召开联席协商会议,达成稳定信贷规模、不压贷、不拆贷、不收贷的决议,继续给予企业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实施优惠利率,其他银行利率上浮不超过30%。目前,企业贷款额已降至15.12亿元,无逾期或拖欠利息。对外担保的金额也逐渐减少,企业获得了新生。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徐伟介绍说,像梦娜袜子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单个银行很难了解这些企业的经营、融资和风险状况。银行间缺乏信息共享和协商沟通机制,可能导致过度授信。为此,建立了一个联合咨询机制,该机制已从单一银行的"诊断"转变为所有贷款银行的集体"咨询"。贷款银行共享信息,共同行动,不仅可以全面控制企业状况,防范风险,还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准确性。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具体来说,对于需要“扶强”的企业,银行联合发放信贷,共同计算出适合企业的总信贷规模。各行在规模范围内与企业协商贷款条件,防止单个企业过度授信;对于需要“扶贫”的企业,通过债权人委员会和银行的集体决议和一致行动,避免因竞收贷款而造成的“踩油门”风险;对于“僵尸”企业,各银行协调一致,决心清除。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目前,各地正在建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弥合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鸿沟。在江苏,苏州银行在苏州金融办的指导和委托下,承担“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苏州银行董事长王兰凤表示,该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在“网上”,企业可以发布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可以快速获取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对接;金融机构也可以发布相关的金融产品,企业可以搜索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如果网上融资对接失败,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协调金融机构匹配线下交易,为企业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此外,该平台还整合了工商、税务、海关、电力等78个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信息数据。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截至3月,苏州综合金融平台共解决融资需求37615个,融资总额5830亿元,需求项目解决率84.13%,需求金额解决率97.04%。

建立科学的尽职豁免机制是做好小额信贷服务的另一个关键。“我们建立了容错纠错机制,明确了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外部监管要求和我行规章制度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如果业务整体风险状况不超过总行设定的容差目标,可以容错,并根据问责流程免除或减轻相关责任。如果在调查中没有发现任何违规行为,或者只有轻微违规行为,且违规行为不是项目的主要原因,则确定免除尽职调查,并且不对相关人员采取纪律处分、经济待遇和其他措施。”兴业银行泉州分行行长王良杰表示。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银行面临着通过多种渠道降低资本成本的压力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目前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下降,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实施了基准利率,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率也有所下降。

“本地银行业的竞争压力比较大,利率也不高。现在整体贷款利率正在下降,许多企业都在亏损。”一家银行分行的负责人说。

银行提高自身融资成本已成为一种趋势。融资成本上升,贷款利率下降,银行利润/0/0被挤压,给经营带来一定压力。今后,为了逐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我们可以从从银行获取资本成本的末端做文章。浙江省台州市已经开展了中小银行试点工作。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台州是国家小额信贷改革试点地区,也是唯一拥有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地级市。泰州银监局推进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与中小银行的合作,政策性银行向中小银行发放贷款,再由中小银行转到实体企业。这可以为中小银行提供稳定优质的资金,从源头上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为政策性银行向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开辟渠道。目前,黄岩农村商业银行新增支农贷款5700万元,贷款平均利率比全行所有贷款平均利率低2个百分点。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中小银行服务于民营和小微企业,如何看待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洪泉说:“企业总是在成长,银行也能不断找到新客户。大型银行在小微企业中争夺高端客户,主要通过大数据风险控制模型来开发客户。小规模客户可以完全在线完成,但是规模稍大的小型和微型客户仍然需要在线和离线相结合。这是我们的优势。关键是提高我们自身的服务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记者欧阳杰)

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标题:打破融资瓶颈有新招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5745.html